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天津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事政治 >时政热点:“拉黑”游客实则掩人耳目之“幌子”?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拉黑”游客实则掩人耳目之“幌子”?

2015-06-25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 :拉黑游客实则掩人耳目之幌子?

近日,微信朋友圈中传出消息,一名曾被通报列入黑名单的乘客刚刚从韩国旅游回来,一路绿灯,畅通无阻。那么,所谓的旅游黑名单到底有没有约束力?(6月22日中新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外出旅游逐渐演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节,雕塑建筑、名山大川、庙宇楼阁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视听的享受、心灵的震撼,更是见识的开阔、阅历的丰富,旅途中可收获颇丰、赏景时可荡涤情怀。由此看来,人们对旅游情有独钟、对景点心驰神往就不难理解,游客数量剧增也是大势所趋。

然而人数众多的游客难免鱼龙混杂,其中不乏素质低下、人品败坏者,近年来毁坏公物者有之、寻衅滋事者有之、违背规章者有之、逃票漏检者也有之,这些人、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个人的诚信、景点的秩序、更损害了共有的资源、他人的权益。因此,针对旅游设立黑名单,可以给当事人以惩治、给旁观者以警戒,看似的确行之有效。

但种种迹象表明,旅游黑名单不过是掩人耳目的一纸空文,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约束和制衡作用,被拉黑之人反而继续逍遥法外,其中原委引人深思。笔者认为,如果不以制度规范、不严格执行、不提高游客素质,旅游黑名单迟早惨淡收场,只有从这几方面入手,才是让拉黑发挥功效之良方。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黑名单制度,对入选其中的条件、期限、惩罚措施等相关规定作出明确要求和详细指示,保证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监督和问责,对黑名单制度落实情况采取不定期巡视督查手段,对于利益链、关系网、寻租等为拉黑人士行便的情况严肃追责;再次,要充分发挥各单位、各学校、各媒体的宣传力量,形成宣教长效机制,弘扬正面案例、曝光反面典型,不断提升游客道德素质,自觉做到文明出游。

设立旅游黑名单的初衷是好的,也是纠正旅游过程中不正风气的一剂良药,关键在于如何加以开展和落实。只有着力在制度、执行、素质层面,旅游黑名单才不至于形同虚设,反而会成为一座警世钟,规范着游客言行、指引着和谐旅途。

【时政热点:“拉黑”游客实则掩人耳目之“幌子”?】相关文章:

热点时评:“做好事有利可图”让道德更亲切

四川公务员申论时事热点分析:用什么名称取代“农民工”?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公车实名制”

天津政法干警热点时评:“错时上学”是在为教育不均埋单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直面“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申论热点:用好扶贫“新国标”这把尺子

申论热点:渣土车“失疯”暴露管理“失调”

黑龙江政法干警热点模拟:女性就业“暗门槛”

扣住热点脉门 赢在申论起点

时政热评:怎么有那么多人愿意相信“广六条”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