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衔接】
曾有人开玩笑地说,我们不是在开证明,就是走在开证明的路上。很多奇葩证明成了谈资和笑话:江西一名14岁女孩户籍登记时性别错填成男,更改时被要求证明自己是女孩,最后在医生建议下以B超代替,显示女孩具备子宫等女性特征;57岁的张安在家负责带孙女,一天,张安忙着做饭时,孙女把茶几上的百元大钞撕成了红纸片。张安一点一点地将钱拼接起来,但还是缺了几块,去银行兑换残币时,银行非得让他去社区开个证明,证明这钱就是他孙女撕的。找到社区,工作人员说这根本就没法开,他们也没亲眼看见钱是不是孙女撕烂的。这些证明违反常识、于法无据,但是由于服务意识的缺失,权力意识的强悍,工作惰性的存在,怕承担责任的原因,就出现了各种奇葩证明。
【查字典公务员原因分析】
奇葩证明能够野蛮生长甚至大行其道,主要有五方面原因。
一是权力太任性。不少地方不少领域,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权力清单和程序规定,权力运行机制不完善。公章意味着权力,权力意味着有寻租的可能,权力一旦变味,打官腔、甩冷脸、踢皮球就在所难免。
二是利益存勾兑。个别人员把权力当资源做等价交换,是培育奇葩证明、不必要审批的坚实土壤。正常申请办证层层卡壳,但塞点灰色收入很快就特事特办,这种行为大行其道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证明,到最后都得通过花钱找人解决,比如去派出所塞红包证明自己没犯过罪,其实是用犯罪方法证明自己没犯罪。
三是信息存壁垒。客观而言,政府各部门之间目前还存在严重的信息壁垒,一个部门审批,需要多个部门的核实,一张证明的开具,需要多个部门轮回打游击。审批事项多、办事程序不科学,A部门说需要B部门的证明,而B部门说没有A部门的证明我用什么来证明,容易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死循环。
四是问责制度不健全。须看到,在反腐、反四风大背景下,很多公务人员不再明目张胆地权力寻租,但还有给老百姓办事设置障碍的惯性。一些机关人员不敢再吃、拿、卡、要,就通过奇葩证明搞点故意刁难,在被人讨厌中寻得权力的快感。说到底,还是问责机制不够健全,有权必有责、失职被追责没有成为共识。
【查字典公务员危害分析】
一方面,荒唐证明最直接的受害者是老百姓。从出生的准生证到死后的骨灰存放证,不足百年时间里,常用证件就一百多个,再加上各种荒唐证明,一个人一生中花在办证的时间成本难以估算。而为了办一个荒唐证明,不少人跑断腿盖章,花在上面的时间、人力、物力等成本不计其数,这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伤害了简政放权的成色,明显与中央简政放权的初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背道而驰,暴露出目前审批烦琐的问题依然存在。当前中央大力提倡简政放权,要各相关职能部门行政审批时明确时限和责任主体,要求将繁杂行政审批事项程序简化,打破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困境;诸如此类荒唐证明,是职能部门之间不愿担责、独自为政、又不愿意互相核实的体现。
【查字典公务员对策分析】
一是铲除奇葩证明存在的土壤。相关部门必须拿出责任意识、担当情怀和改革勇气,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改革,各部门要明晰职权范围、规范办事程序、打破信息壁垒把方便自己转变为方便群众。
二是完善相关制度。一方面,法无规定不可为是公共服务的底线,对于那些于法有据的证明,要清清楚楚贴在墙上,明明白白挂在网上,扎扎实实记在心里,给具体办事人戴上紧箍咒,要通过制度约束具体的执行人。另一方面,通过严肃问责倒逼执行人的责任担当和服务意识。
三是提供人性化服务。让奇葩证明绝迹的关键在于做到人性化的服务,尤其是,政府在设定审批事项、设计办事流程时,要从人性的常识出发,不是囿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管制思维行事。
【2017内蒙古申论热点话题预测:奇葩证明】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