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北京公务员 >备考资料 >面试 >面试指南 >2017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之习近平用典——任贤篇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之习近平用典——任贤篇

2016-11-01 | 网络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就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断,鲜明提出锻造我们时代的好干部这一重大课题。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是习近平同志为我们时代好干部描摹的群体肖像。从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强调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到把好干部选用起来,强调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再到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强调严格约束,习近平同志的人才经,涵盖了识别人才、举荐人才、量才授任、尊重人才和培养人才等各个方面。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从一线和基层做起,才能更接地气、通民声、懂国情。今天中央政治局七常委都有基层工作经验,治理一个古老复杂的中国,必须不断完善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机制。

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筚路蓝缕的创业建设时期,优秀干部都是大浪淘沙、百战砥砺,一步步成长成熟起来的。如今身处和平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的成长同样要注重实践磨炼,知民情、接地气。只有在基层这个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沉下心来,经过一番实干、苦干,才可能锻炼出真本领、积累出真经验,关键时刻才能站得出来、危急关头才能豁得出去。

■ 原典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

﹝战国﹞韩非子《韩非子显学》

■ 释义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州部指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卒伍为古代军队基层编制,五人为伍,百人为卒。意思是,宰相必定是从地方下层官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必定是从士兵队伍中挑选出来的。

韩非子是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国家的文臣武将,特别是高级官员和将领,一定要有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更了解百姓的疾苦和战场的形势,也就能够更好地处理政务,领兵作战;反之,如果缺乏基层历练,就有可能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习近平同志还引用《诗经大雅文王》中的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来表达他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技队伍,从天宫与神八浪漫的太空之吻,到玉兔在月球表面闲庭信步,我国科技人才爆发出巨大的创新活力。然而,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仍然制约着我国的科技创新,阻碍着我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迈进步履。

正因此,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这就需要完善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这就需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也有宽容试错;这就需要培养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 13亿多人大脑中蕴藏的智慧资源一旦激发出来,将会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

■ 原典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尽,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第六》

■ 释义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出自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命令州郡举荐贤才的诏书。意为: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

元光年间(公元前134前129年),司马相如为西南夷事上书汉武帝,其中有句话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汉武帝对这句话颇为欣赏,以至二十多年后又在诏书中将其概括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汉武帝自诩为常人所异的帝王,其一生所用多为非常之人,所做多为非常之事,所成多为非常之功。故《汉书》赞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而在这一连串的非常背后,有一个更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汉武盛世这个非常之世。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在河北参加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祸患常积于忽微,在用人方面同样如此。习近平同志除了引用这句古语说明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危害,他还引用了一个鲁迅关于雷峰塔的论述: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就是因为去捡砖的人太多,今天你拿一块,明天他拿一块,最后塔就轰然倒掉了。倒下来是顷刻之间的事,但过程是渐进的。有的事,总觉得不是燃眉之急,但恰恰是危亡之渐。所以,对于那些有天线搭天线跑官要官的,凭关系、凭感情选人用人的,哪怕是极少数例子,都不能等闲视之。试想:如果德才平平、投机取巧的人屡屡得到提拔重用,而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干部却没有进步机会,谁还有心思踏实工作呢?

■ 原典

臣观前代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天地不能顿为寒暑,必渐于春秋;人君不能顿为兴亡,必渐于善恶。善不积,不能勃焉而兴;恶不积,不能忽焉而亡。

﹝唐﹞白居易《策林辨兴亡之由》

■ 释义

《策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于元和元年(806年)参加制举试前,拟作的一部时事论文集,共七十五篇。《策林》从时务政治出发,主要探讨为君为圣之道、施政化民之略、求贤选能之方、整肃吏治之法、省刑慎罚之术、治军御兵之要等八方面问题。

上面这段话出自《策林》之十四辨兴亡之由。意为:国家兴盛,在于拥有人才;国家灭亡,则是因为丧失人才。得人也好,失人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致,而是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其所由来者渐矣的渐,是一个量变过程,但量变会引起质变。白居易警告说,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长期存在,久而久之,必然导致严重后果。

中国是人才思想产生最早的国家。《诗经》毛诗序中有: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诗经》中还有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四国无政,不用其良的诗句。孟子认为尊贤是治国之本,指出国家不用贤则亡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将能否任用贤才提升至国家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2017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之习近平用典——任贤篇】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莫为一时之利贻误发展大计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治理网络团购乱象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报名费用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指责“路人”不如践行“最美”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擅借外力让复习更轻松

2017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反对关系如何解答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方式

公务员考试申论作文热点主题范文汇总:“扶贫”篇

浅论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分论点的寻找方法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路塌陷不能总怪“单点暴雨”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