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
志愿服务是指公民或社会组织在不计报酬的前提下,自愿贡献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人和社会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涉及帮困助残、法律援助、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在动员社会资源、满足民众需求、扩大服务范围等方面具有政府服务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志愿服务有利于增进各个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的沟通与了解,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转型期因利益调整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大力发展志愿服务,不断提升其规模和水平,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发展较快。截至2010年底,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3400万。志愿服务的内容形态也日益丰富,既有专项性志愿服务,也有专业性志愿服务,还有公益性志愿服务、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社区性志愿服务、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志愿服务,等等。同时应看到,目前我国志愿服务水平仍不够高,各类志愿者人数在总人口中比例较低,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等也不够完善,需要加快发展、提高水平。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建立多元化的志愿服务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主导的志愿服务,即针对公民自身没有能力和条件组织志愿服务的地区和领域,由政府相关部门出面组织志愿服务,如贫困地区的医疗、教育等。二是社团主导的志愿服务,即由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的专业性志愿服务,如法律咨询、义诊等。三是公民自由组合提供的志愿服务,即主要由公民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偏好开展的志愿服务,如交通协管、绿化、环保、社区服务等,这是在许多国家中最普遍的一种志愿服务形式。四是企业主导的志愿服务,即主要由企业资助并组织的专项性志愿服务。
完善对志愿者的激励评价机制。人们参与志愿服务主要基于自身的需求以及志愿者之间的相互激励,同时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这种认可是激发和维持志愿者热情、保持志愿服务的长期性和延续性、动员更多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参与志愿服务的主体是在校学生。对此,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完成一定志愿服务的学生计入学分或给予奖学金等鼓励。对非在校学生,可对贡献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将人们提供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时间计入档案,作为人们未来就业、升职等的依据之一。同时,可以建立公开的信息化平台,为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服务计量工作提供客观、翔实的依据。
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经济与政策法规支持。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经费从总体上说还比较欠缺,这成为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对此,可以在加强政府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建立多元化的志愿服务融资渠道。应允许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合法的形式筹集活动资金,并由其自主管理;对自筹资金的志愿服务组织,建立相应的审计监督机制,以资金的安全和正确使用。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加强对志愿者在学习、生活、工作、劳动保护、人身保险、医疗等方面的,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相关文章:
★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
★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
★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
★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
★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
★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
★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
★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
★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
★ 申论写作延伸阅读:创新社会管理 志愿服务的社会功能与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