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公共基础知识: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2020-09-25 | 网络

在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和组织,其中,官员的选拔和任用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官员的作用是使统治基础变得更加牢固,这也就有了不同朝代的不同的选官制度。

在商朝和周朝时期,主要采取世卿世禄制。世卿是天子之下的王公贵族,在世世代代、父死子继的过程中,可以连续接任卿这样的高官。同时,禄是官员所获得的、享受的财物,世禄是官员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拥有所受封赏的土地和土地的赋税收入,世卿世禄的制度在古代曾经十分盛行,影响深远。

在西汉时期,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开始进行察举制,它的特征是由地方上的长官在其所属的辖区内考察人才、选取人才,并且将这些人才推荐给上级或者是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合格后再任命官职。推举的标准主要是孝廉,被举者要经过考试后,再由政府量才使用,这样可以保证选人才的标准能够贯彻执行,选拔出真正人才,也同时保证了竞争的公平,使得社会中的下层人士拥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性。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员的方式是九品中正制,按照所评的品级来决定官员的奖励和惩处,九品中正制反映世家大族也就是士族地主在社会上的垄断地位。这种制度在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标准是其家世、道德、才能。但是,由于充当中正者一般都是二品,二品有推举的权利,所以,获得二品的几乎都是世家大族,世家大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权利。于是,在选拔过程中,道德和才能的标准被逐渐忽视,家世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主要的标准,在西晋时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局面。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隋唐时期产生了我们比较熟悉的科举制度,而这种制度是封建社会所能采取的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使得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有机会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成为政府的官员。但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改变考试的内容使得科举考试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同时,因为进入仕途的道路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做官,很多人有一种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导致部分士人价值观畸形,催生了一些社会悲剧。

在宋元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个级别,考中乡试成为秀才,考中省试为举人,考中殿试取前三: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并且采取糊名法,也就是在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名字给盖起来打分,有效的防止了一切可能的作弊,在这一时期,录取的名额大幅度增加。

在明清时期,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不但内容有限制,而且形式也有严格限制。所谓的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八股文的格式限制的非常严格,有很大的局限性,在那个时期,教育的重心是如何教八股文、如何做八股文,严重的束缚了学子的思想。科举制为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带来了好的影响,但是,它严重的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向前发展。

【公共基础知识: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相关文章:

公务员考试知识——资格审查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如何写出精彩的文章开头

公务员行测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纵向梳理

公务员法解读:如何理解二级申诉制度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巧解和定最值问题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常用排比及短语汇总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直面“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公共基础知识 大搜查之法律知识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亟需规范

公务员法解读:公务员培训分哪几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