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文史常识之八股取士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文史常识之八股取士

2020-09-25 | 网络

中国历朝历代对人才的选拔都是十分看重,这就演化出各种不同的选取人才的制度,如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秦国的军功爵制,两汉时的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时期演化为九品中正制,最终在隋炀帝时期定型为了科举制,到明清时期达到了科举制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八股取士时期,而在事业单位考试中,科举制度的考察也是一个重点,尤其是涉及到八股取士部分。

一、八股取士的形成

科举考试开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宋元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失去积极意义考试内容趋于八股,遂叫八股取士,清朝废除。明清科举考试中的文章,一般需要四组文句,每组两个段落,相互对仗。因共有八个段落,即八股,故称八股文。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直至清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时才废除。明清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

二、八股取士的内容

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破题,开首用二句设破题意。承题,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起讲,用数句或十数作为议论的开始,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全篇总字数, 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最后改作700字。

八股文取士,虽主要考《五经》、《四书》,以至专重《四书》,但却不采用要求考生死记硬背之法,而是规定必须撰写文章,阐述经义,以代圣贤立言。通过代圣贤立言式的阐述经义的考试,则不但要认真读经书,而且要读书得法,在认真阅读五经、《四书》及权威注疏之后,努力体会圣贤之意,真正做到明天理,灭人欲,掌握古代统治经验。一方面防止了死记硬背,另一方面又防止了束书不读,胡乱联系历史与现实,故为新奇诡异之论的毛病。从考试内容上说,要求代圣贤立言的阐述经义的考试,在古代社会中似乎是一种理想的手段。

然而八股文的试题出自四书,应试者必须按四书五经的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因而具很大的局限性,弊病尤大。然而明清取士,却以科举为重,而科举又以八股文为主,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与如何做八股文上了,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三、学习指南和试题展示

八股取士在考试中会结合其他取士制度一同出现,可以考察八股文的内容,也可以考察各个朝代与相应制度的匹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朝代 (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A。解析:魏晋时期设立九品中正制选取人才,导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唐朝采用科举制度选官;明清时期在科举制基础上发展成了八股文制度。因此,选择A选项。

【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文史常识之八股取士】相关文章:

公安基础知识备考全攻略

公务员考试知识——公考的录用程序

行测法律基础的复习与做题方法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二)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一)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哪些人可以报考公务员?

公考状元分享成功秘诀: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停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进取中不失平常 平常中常怀进取

国家公务员考试:哪些人不能报考公务员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亟需规范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