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行测 >判断推理:神奇的假设词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判断推理:神奇的假设词

2020-09-15 | 网络

不知道各位正在备考或准备加入公考大军的小伙伴们,有没有因为行测错综复杂的考点而感到头大甚至头秃呢?其实,行测各学科间有很多相似考点,只要归类整理、逐一击破,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比如,在行测中有一些常见的假设词,如如果那么、倘若就、只要就、若则等,在言语理解与判断推理中都有不同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以神奇的假设词为例,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假设词在主旨题中

假设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比如你如果不多穿衣服,就会被冻感冒,说话者的意图应该是建议听话者多穿衣服。由此可见,在主旨题中,假设句通常隐含了作者的态度,常见形式是正确做法+意义/正确做法+危害,无论是哪种形式,作者强调的重点都是正确做法。

【例】外科手术和放、化疗对癌症治疗的效果可以肯定,但不满意。由于存在对自身的损伤,加剧了正不胜邪的矛盾,给癌细胞复活繁殖以可乘之机,一旦复活,卷土重来,而自身正气削弱殆尽,无力抵挡,导致复发率高,存活率低的结果。若能与中医在理、法、方、药实际内涵上切实融合,杜绝形式上的凑合,定能弥补这种不满意,使正不胜邪转化为邪不胜正,则可望获得圆满结果。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癌症有着复发率高、存活率低的特点

B.中医可能会对癌症的治疗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C.外科手术等西医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癌症

D.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能会从根本上治愈癌症

【答案】D

【解析】材料开篇首先但后说明外科手术和放、化疗的方法并不让人满意,并具体说明了不满意的原因一旦复活,就会卷土重来,导致一些后果。分析完外科手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后,文段结尾出现假设句若则,说明西医若能与中医结合的话,定能产生圆满结果,即出现了正确做法+意义,可知作者在强调正确做法,即中西医应该结合故本题选D。

二、假设词在假言命题中

众所周知,假言命题主要考查两个考点,一是根据关联词进行翻译,二是根据推理规则进行推理。而各种假设词和条件词是在翻译时必不可少的,如如果那么、若则、只要就全部翻译为前推后的形式,只有才、除非否则不、不不都翻译为后推前的形式。例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翻译为前推后,即安好晴天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翻译为后推前,即天天向上好好学习。

【例】一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才会认真地去钻研自己的工作。而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试想,一个人如果根本不了解自己,又怎能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呢?

由此可以推出:

A.一个人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就会对工作认真钻研

B.一个人如果认真地钻研自己的工作,那么这个人了解自己

C.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那么他就不了解自己

D.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自己,他也会认真钻研自己的工作

【答案】B

【解析】根据关联词翻译题干:①认真钻研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②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真正了解自己。两个推出关系可以串联为:认真钻研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工作真正了解自己。根据关联词翻译选项:A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认真钻研自己的工作;B认真钻研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C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不了解自己;D不了解自己认真钻研自己的工作。进行比对可知,只有B与题干推出关系相符。

【判断推理:神奇的假设词】相关文章:

【时政大事记】相向而行、拉紧互信纽带

时评:政府公务员考试大热说明什么

创新型国家

申论高分文章:道德

申论热点:“天价罚金案”提醒了什么

申论热点:正视食品安全的“标准焦虑”

申论热点: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

2017省考行测中你不能放弃的“数量”

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

2017省考行测备考:数字推理讲解

推荐栏目阅读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行测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