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面试 >小学信息技术《防治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答辩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小学信息技术《防治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答辩

2020-04-17 | 网络

1.请你简述计算机病毒有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

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破坏引导扇区及BIOS,硬件环境破坏。

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传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将自身的复制品或其变体传染到其它无毒的对象上,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程序也可以是系统中的某一个部件。

潜伏性:计算机病毒潜伏性是指计算机病毒可以依附于其它媒体寄生的能力,侵入后的病毒潜伏到条件成熟才发作,会使电脑变慢。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少数,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非常困难。

可触发性:编制计算机病毒的人,一般都为病毒程序设定了一些触发条件,例如,系统时钟的某个时间或日期、系统运行了某些程序等。一旦条件满足,计算机病毒就会发作,使系统遭到破坏。

2.请你描述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参考答案】

(1)坚决不使用盗版软件。

(2)安装优秀的防病毒软件,启用软件的实时监测功能。

(3)经常用杀毒软件检查计算机,及时发现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4)及时更新杀毒软件和病毒库。

(5)对外来的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应先检查采用杀毒软件查杀确认没有病毒后再使用。

(6)把重要的信息保存在U盘、移动硬盘或者网盘里,进行及时的备份。

(7)从因特网上下载的文件要先杀毒再使用,不要打开来路不明的电子邮件。

3.采用的是什么导入方法,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采用生活实例导入的方法,给学生讲述熊猫烧香病毒事件给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巨大危害。由此引发学生去探究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它到底如何危害计算机,以及我们如何去查杀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采用生活中真切的新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病毒就在我们身边,并且激发他们深入研究计算机病毒,以及迫切想要学会清查计算机病毒技能的想法,由此引入新课教学,将课堂教学变成了生活技能学习,活化了课堂氛围,学生也乐于接受。

4.巩固提高环节是如何设置的,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我采用的任务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两人为一个小组查杀电脑盘符上的文件,同时也将任务加强了一个梯度,需要让学生将杀毒软件设置成实时监测。

这样做即巩固了本堂课所学的方法和技能,有梯度的任务设置也是在学生能够自我完成的基础之上设置的。这样也能锻炼他们自我探究计算机操作方法,也能让他们养成及时杀毒的好习惯。

 

【小学信息技术《防治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答辩】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灾害面前 救助之惑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导:国考发展历程

【时政大事记】李克强与默克尔共同出席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会

【理论观察】中国文学当有世界梦

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题达到六个要求易得高分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复习方法总结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

申论备考须牢记总理的26句话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四)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讲解:盈亏解数运

推荐栏目阅读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面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