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申论 >申论热点:习总书记的“城市”情结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申论热点:习总书记的“城市”情结

2019-11-04 | 网络

  【热点背景】

  城者所以盛民也。城市是现代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关乎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形象的构建。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高楼大厦皆可见,然而公共空间、传统文化、人文情怀等无形之物易被世人所忽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民为中心,城市应该如何建设发展?一起来回顾一下习近平总书记的城市情结。

  【城市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时,观看了《不朽之城》和《古都巨变》等纪录片,浏览了北京千年的变化史,对于城市规划做出这样的指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古都北京在千年的变化中,以北京的中轴线为核心,呈环形逐步向外围进行扩建,适应了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是特大城市建设发展的典型案例,也是城市长远规划和建设的典型案例。

  城市建设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切记朝令夕改,也不能有摊大饼式的城市建设,要精细,要宜居,要符合市民的利益。

  【城市发展-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是习近平在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视察时做出的重要指示。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中华民族地域宽广,不同地域的人民具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建筑风格,这些都是每个地方独有的标志。正如小桥流水是江南古镇的典型特征;圆形土楼是福建客家族的生活居所;窑洞是黄土高原人们的居住之地。同时,不同地方的建筑也是承载文化的载体,例如安徽桐城,流传着六尺巷的佳话,传承着互敬互让、共筑和睦邻里的优良传统;山西永济的普救寺,是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的发生地,成为人们向往爱情的圣地。

  因此,对于城市中的代表性建筑要用绣花功夫留住城市中的记忆,利用微改造盘活城市中的建筑资源,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记住乡愁,留住民族之根。

  【总结】

  2017年习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调研时指出,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城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城市的建设事关国计民生,习总书记也是无时无刻关注着我们的城市建设,所到之处都对我们的城市建设作出重要指示,用政策之笔,挥斥方遒,指点城市建设大局,共建宜居城市。

 

【申论热点:习总书记的“城市”情结】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公益诉讼主体需要“突围”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拆除医患“信任隔离墙”

申论热点:急待整改的“隐患校车”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靠什么根治欠薪“病灶”

申论热点:医改进入“深水区”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天价罚金案”提醒了什么

申论热点:希望药家鑫案再没有“如果”

申论热点:压缩贪官的潜伏空间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众人物请好好学“说话”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请为乡村“文化之痛”做点什么

推荐栏目阅读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申论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