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申论 >申论热点:教育要坚守家校关系底线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申论热点:教育要坚守家校关系底线

2018-09-29 | 网络

  |背景链接* 2018年6月,四川资阳某中学一名班主任遭家长带人暴打一事引发关注。据报道,因在校期间管教了上课玩手机、在校谈恋爱的违纪学生,这名班主任在高考结束当晚,接到同是教师的学生家长邀约后,被学生家长带来的人暴打。目前,参与打人的违法人员已被处行政拘留和罚款。据了解,参与打人的还有公职人员。

  |公考角度解读*

  [表明观点]

  家长打老师,打掉了师道尊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书育人的老师理应得到更多的尊重。但是当师生之间发生冲突,先处理老师,学生越来越受到骄纵,老师越来越不敢管教学生,师道尊严难以实现。

  [观点剖析]

  家长打老师,打掉了学校教育应有的底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上课玩手机,违反了学校规章制度,影响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影响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老师出于维护课堂纪律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管教,是正常的管教行为。现实中,孩子在家受到娇宠,父母舍不得管教。到了学校,老师管,会让学生产生反抗情绪,不管,会带坏风气,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一旦严格教育,老师就会遭到投诉或报复,所以在学校里鲜有教师敢真正管教学生的。学生有了错误,老师不敢纠正,使得教育偏离的正常轨道。

  家长打老师,打掉了孩子成长成才的路径。学生有错误老师纠正,这是老师天职。作为家长,应该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现在,家长却带人打老师,只能让孩子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家长的行为完全成了孩子成长的毒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学校里发生的一切,都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如果教师迫于压力,不敢管教学生,或者因为管教了学生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会深刻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孩子以后的路可能就此走歪。

  [参考对策]

  建立正常的家校关系,关键就在于家长和教师两个群体的关系。要认识到,两方绝不是处于一种零和博弈状态,融合合作才是大势。在此基础之上,想处理好两方之间的关系,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个畅通的沟通交流机制。双方要在相互平等与尊重的现实状态下,克制非理性冲动,做到坦诚相待,及时疏解表象问题,并通力合作,在教育孩子层面达成一致。

  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还需要更多层面的坚守来固本,以真正规避树苗长歪。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处理家校关系时,基本的信任和尊重一定要有。其可延伸为对自我健康人格的坚守,对积极向好之势的坚守,还有对利益实现最大公约数的坚守。如此,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便是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和担当意识。

 

【申论热点:教育要坚守家校关系底线】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谁来给“碧生源神话”洗洗澡?

申论热点:药企“行业禁入”需要落地

申论热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申论热点:幸福需用心来品

申论热点:农民工融入不只是改称谓

申论热点:社保需要走出“碎片化”困境

申论热点:三问新安江生态补偿

申论热点:“孩子优先”应成全民理念

申论热点:公益诉讼主体需要“突围”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交通安全

推荐栏目阅读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申论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