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政热点:教育是党之大计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教育是党之大计

2018-09-28 | 网络

观点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教育是党之大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定位,是党的理论和党的教育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教育事关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党的事业长远发展,事关党运国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大计,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度概括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尤其是首次提出教育是党之大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定位,是党的理论和党的教育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教育事关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党的事业长远发展,事关党运国运。

教育承担为党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教育承担为党育人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这是对当代和未来中国教育根本任务最权威的阐释。

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教育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为一定阶级培养接班人的重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挑战,教育仍然面临争夺下一代斗争的严峻考验。立何德、树何人,这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必须直面的问题,它关系到接力棒能否牢牢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关系到党的接班人是否可靠,关系到广大青少年是否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能听党的话、跟党走,关系到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帮助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立大德,行大道,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使社会主义制度发扬光大,这是教育应该承担的时代使命,是千年大计,党之大计。

教育是党完成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基础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必然需要高质量人才,高质量人才培养最终要依靠教育。在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民生领域、文化领域、国家治理、国家安全、党的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但这些问题的根在发展,而解决发展问题根本上要靠教育。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开启民智、唤醒潜能、教化品德、传承知识、培养能力、健全身心,为社会培养符合一定质量和规格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是党的一贯传统,教育更是完成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提高人民获得感、彰显党执政能力的关键性工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这是时代之需、人民之需,更是我们党长期执政、更好执政之需,是国之大计,亦是党之大计。

教育关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

执政党对人民的承诺就是它的使命。言必行,行必果,才能拢民心、长威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人民是党的力量源泉,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履行对人民作出的承诺,才能获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从教育角度看,首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对人民作出的承诺,而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关键性因素。重教育就是在重承诺,就是在展形象、树威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党最大的形象工程。按照党的十九大战略安排,在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表更加清晰,这个全体中国人的梦想能否实现,从根本上靠教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教育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对人民描绘的蓝图、作出的承诺能否如期兑现,这是对党执政能力、水平和智慧的考验。因此,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就是在树立党的形象和威望。

其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另一项重要承诺,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要求。我国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教育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和生活的重心,也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有学上、上好学,解决教育痼疾,补齐教育短板,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满足人民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提升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既能彰显党在兹念兹的教育情怀,又能体现党始终如一的人民立场,更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赞誉,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民心所向,是党之大计。

【时政热点:教育是党之大计】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莫为一时之利贻误发展大计

申论热点: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

时政热评:我们欢迎什么样的“价格战”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铁路改革应超越内部改革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改革

热点时评:“神舟”奇迹离我们有多远

申论热点:今天如何做记者

申论热点:医改进入“深水区”

时政热评: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申论热点:公益诉讼主体需要“突围”

推荐栏目阅读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