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在朗诵中聆听文化心声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在朗诵中聆听文化心声

2018-08-23 | 网络

忙碌了一天,在睡前赴一场声音的邀约,伴着轻柔的音乐,让中外名家的名言隽语款款流动: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尘土受到损辱,却以她的花朵来报答。近来,一些主打名作朗读的微信公众号愈发获得人们的青睐。一群朗诵爱好者聚在一起,或自己献声、或邀请名家,甚至还有奶声奶气的孩子,他们共同种下一小片文学的自留地,为生活保有一个诗意的空间。

如果说,文字的震撼起自视觉,那么朗读则充当了文字的扩音器。借朗读者之口,文字的平仄起伏、人物的喜怒哀乐直抵心灵。正如近来热播的电视节目《朗读者》《信中国》,嘉宾的朗读,讲出了动人的故事,激活了尘封的岁月。透过朗读,作者、读者、听者如处一室,文字蕴藏的精神世界和受众的心灵空间完美契合。透过朗诵,我们仿佛声临其境文学的意境、作者的心境与写作的环境,照亮了现实的语境。

很多脱口而出的句子、沉潜玩味的片段,源自少时课堂上的反复朗诵。可见,朗读便于记忆。但朗读不只为了记忆。中国古代的朗读被称为吟诵,需以声腔吟咏,如歌唱一般。古人认为教育孩子,当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可见,诗文吟诵和礼乐之教不可分割,不仅要体会美感、开启智慧,也要教化心灵、调理性情。从人生识字忧患始,到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才是读的深意。就现代人而言,古音古调难以复刻,但不妨抽点时间出声读书、用心读书,或许能在朗读中变化气质。

不少人会认为自己没有朗诵的雅趣和闲暇,会抱怨没有低音炮百灵鸟式的嗓音。事实上,朗读用不着炫技,也不必执着于朗诵腔,只要用心,自然的停顿、起伏就是一种独家解读,就是对原文的 二次创作。加之近来,有城市将电话亭改造为可供录音的朗读亭;有网友发起读睡节,号召人们读首诗再睡觉;而移动音频平台让大批文学爱好者成为主播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为朗读拓展了更多的空间与可能。或许在未来,朗读将不再是一种小众爱好。

读的另一面是听,聆听何尝不也是一种阅读?音频是移动互联网的唯一伴随性媒体,或走或卧或饮或食,并不耽误戴上耳机。2017年,中国有声阅读市场跨越了40亿元大关,其中不乏朗读类音频的贡献。当我们习惯了静默无声地坐着看书时,谛听书声开启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延展了日常生活中的阅读时间。甚至有人说:有声阅读掀起了一场阅读革命。毕竟,在争夺人们的碎片化时间上,听书比看书更方便、更愉悦。

出声朗诵绵延了古老的学习法门,有声阅读则站在了知识付费的新风口。除了用目看,用嘴念、用耳听,使阅读体验更丰富。从一目十行看,到一字一句品;从理性地、技术化地分析文本,到感性地、直觉地捕捉文气;从纸质书,到电子书,再到听书朗读与聆听改变了阅读方式。但朗读爱好者和听书发烧友,共同保留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守护,阅读的本质始终如一。甚至可以说,他们构成了社会的文化之根,有了他们,整个社会的文化之树才会枝繁叶茂。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希望更多人能倾听书本的知识跫音,吟哦出自己的文化心声。


【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在朗诵中聆听文化心声】相关文章: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重点题型:利润问题

政法干警热点与解析: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入门篇:国考与省考的七大区别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给流浪儿最温暖的红包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会组织“松绑”考验谁

申论热点: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拆除医患“信任隔离墙”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比例构造法新思路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考题型讲解:不定方程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常用排比及短语汇总

推荐栏目阅读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