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申论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议论文论证环节方法点拨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议论文论证环节方法点拨

2018-05-02 | 网络

申论写作是申论考试中分值最大的题型,甚至是很多考生为之苦恼、相对抵触的部分。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而言,还可以在立意、结构、逻辑、论证上多下工夫去提分;而对于那些已经掌握申论核心,久经考场的学生来讲,他们的问题不再是立意不明、主线不清、逻辑混乱,而是内容空洞、干涩、难以吸引阅卷人的眼球。那么如何突破内容瓶颈依然成为当下最应面对的问题。下面给大家支点招。预祝各位考生备考成功!

一、深刻的道理论证

论,就是讲解辨别,立体性的思维,点线面点的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论点,展开论点,回到论点的过程。很多考生能够清楚的找到点,但是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不会说官话,思维和意识都对,但是语言不书面不正式,二是思路比较窄,往往侧重其中一个方面,不够全面。

例:分析环境恶化的症结

很多考生可能会想到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观等大方向,但难以拓展出去,同时语言之间缺乏过度,不免就会让本该成为文章分析深刻的段落显得干涩。大家可以在积累的过程中注意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主客观因素、内外因、宏观到微观等,且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背诵一些可以写作的角度,以拓展自己的语言储备。

如,可将上述分析内容拓展为:

客观上讲,环境污染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人口迅速膨胀、城市化进度不断加快,资源消耗大量增加,不可避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现阶段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尖锐,衡量政绩时过于看重GDP,致使地方政府不惜血本上项目,一些地方官员,宁愿舍弃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也要保住乌纱帽、留住财神爷,没有真正梳理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本段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客观层面的分析会让阅卷人看到考生对环境问题的深刻了解,主观层面的分析也恰当运用了一些接地气的表述:乌纱帽、 财神爷,并未用很多连接词也形成了一个比较通畅、圆润的段落。

二、合适的事例论证

讲道理、摆事实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很多考生在写作时为了避免自己的文章过于枯燥、过于空泛、不接地气等问题,便会在段落中用事例去论证,这固然是一个可取的办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诸多问题:事例均来自给定材料、事例生拉硬拽、事例引用模棱两可等。

例:解决环境问题要用重典

很多考生会想到很多解决对策,如:转变环保观念、加强监督管理、加大惩处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等。担心过于空乏干涩,于是引入事例,但与前面对策又缺乏过度,于是画蛇添足,但可以做如下改进:

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伦敦曾经是著名的雾都。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之后,英国政府在1956年首次颁布了《清洁空气法》,1974年又出台了《空气质量法》等。美国、日本等国,也是通过法治的办法从根本上扭转了环境恶化的趋势。尽管我国在环境的立法、执法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人们普遍感到环保官司仍然难打。想要解决问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

在积累素材的时候,建议大家要细细的读,分析每一句话的构成,分析每一个段落的组成,分析每一个观点的方向。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全部分析之后,再文章丢掉,开始复述这个问题,争取把刚才文章所提到的每个观点都讲出来,记住。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你的头脑越来越厚,思维越来越开阔,文章越来越有内涵。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议论文论证环节方法点拨】相关文章: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热门题型讲解:同余特性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警察职位人员年龄规定

牢记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中那些先声夺人的论据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冷门职位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职人员报考的优劣势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部颁发30条开学“监管令”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什么人不能报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六大秘决分享

国家公务员考试:2017年7月底取得毕业证书的能报考吗?

报考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哪些专业最热门

推荐栏目阅读 乡镇公务员 备考资料 申论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