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政热点:如何监督官员的“私生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如何监督官员的“私生活”

2015-11-03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如何监督官员的私生活。

今年8月初,广东省下发《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监管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及休闲圈、从个人到其配偶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全方位覆盖。在深圳,该市多个区为实行监管而采取的干部信息社区备案制度,但目前干部愿意公开的事项还是以姓名、住址、联系方式这些基本点为主,有的干部甚至对公开个人住址已经觉得没有安全感。

强化对官员非工作时间的监管,实则一直是大势所趋。在此方面,广东某些地区先行先试,无疑提供了诸多可供观察的样本。无论是社区备案制,还是重大事项报备制,都体现出私人生活纳入体系化监督的迹象。然而,事情的另一面是,一些官员强烈的抵触与反弹情绪,以及具体操作环节的流于形式,又在客观上使得上述机制创新陷入了落地尴尬诸如此类,显然都指向一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在私权与公职之间,如何找到的平衡?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实是,广东省虽然专门发文要求加强对官员八小时之外活动的监督,但是在新规实施环节,还是显得温和而克制。比如说,要求填写登记表、自愿决定公开事项等等。这些举措更多只是象征性的,并不会造成太多实质性影响;再比如说,干部信息社区备案制度,同样也仅仅是走个流程而已,基本不具备多少实际功能。之所以形成这一局面,也许恰恰说明了决策者的纠结心态和机制创新的不易。

一方面觉得有必要从日常反腐的高度出发,对官员私人时间、私人活动强化监管;另一方面,或许因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能就此给出一套合理化说辞,以及足够有效的机制设计。于是我们看到,一部分官员因此感受到威胁、不安,公众则抱怨这一切空有形式。当我们激发起体制内的反腐热情,我们却没有办法平复公职人员的权利焦虑。从目前已有规定中,各方其实都没看到,真正清晰的目标设定与路径设计。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官员的私人生活?答案是,很多违法违规问题,确实发生在私人时间之内。那么,强化对公职人员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当然很有必要。可是诚如我们所看到的,体制化监管力量在向官员私人空间的延展过程中,正遭遇着重重阻碍。对于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在机制创新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创造条件让民众参与广泛的人际关联,日常化的生活交集,都是可以利用的廉政建设力量。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便捷的通道,以及可靠的保护机制,来吸纳民间意见的反馈。

【时政热点:如何监督官员的“私生活”】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用工荒"的深思

申论热点:医改进入“深水区”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急待整改的“隐患校车”

时政热点:如何监督官员的“私生活”

申论热点:建立更加科学的“复出”机制

时政热评: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申论热点:别让广告“绑架”电视剧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跨过讨薪难的“合同门槛”

申论热点:敢“审”更要督“改”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强调“公家人”的“私德”不是苛求

推荐栏目阅读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