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政热点:1亿人落户城镇不仅体现在数字上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1亿人落户城镇不仅体现在数字上

2015-11-13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1亿人落户城镇不仅体现在数字上。

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十三五期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出了新要求,其中一条就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建议稿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是要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这1亿人主要指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

单从字面上看,就是要实现1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成身份的转变。但实际上,这一目标的意义远不止数字增长那么简单。

当前,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然而,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并未取得城镇户籍。减去这部分人口,我国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实际上只有36.3%。

这些没有取得城镇户籍的外来常住人口在城镇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他们对自己的市民身份缺乏认同感,城镇不是自己的家,他们更像是繁华都市的匆匆过客。这种状况容易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

因而,实现1亿人落户城镇的目标,不仅可以提高我国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让我国的城镇化质量更高,含金量更高,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将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

此外,过去10年里,我国的城镇化率主要靠农民工支撑。随着劳动年龄人口转为负增长,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我国城镇化增速有减缓趋势,城镇化步伐应该由注重数量增长转向重视质量提高,1亿人落户城镇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和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都有重要意义。

而且,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意味着城镇消费需求增长,政府势必要加大公共服务的投入,促进城镇道路、住宅、学校、医院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和提高各项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水平。

推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要协调好城镇和乡村在发展中的关系。由于城镇在公共服务、收入水平等方面要优于乡村,本身对于人口的吸引力也要比乡村强。如果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注重乡村的协调同步发展,会导致乡村的凋敝、破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镇化的加快推进,短时间内并不会改变我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的现状。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在城镇化过程中忽略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视。

1亿人落户城镇,是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题中之义,将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的同时,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时政热点:1亿人落户城镇不仅体现在数字上】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建好保障房也是政治责任

理论性热点:交通安全

申论热点:乱花公家钱,必须有人管

申论热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时政热评:电商价格战缺乏商业智慧

申论热点:"发展接力"不能变成"污染接力"

申论热点:全国两会我们关注什么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出租车管理体制亟需改革

申论热点:三问新安江生态补偿

推荐栏目阅读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