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政热点:找准腐败成因 还“象牙塔”以清风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找准腐败成因 还“象牙塔”以清风

2015-12-04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找准腐败成因 还“象牙塔”以清风。

据媒体报道,教育部党组于12月1日召开会议,对有的高校违纪问题进行通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对此予以回应。

诸如套取挪用科研经费、设私小金库、基建违规、附属单位利益输送等象牙塔腐败现象着实令人痛心,却也让许多人陷入一种麻木状态。

譬如,一些违纪问题如科研腐败被堂而皇之地公开,有人认为这已成操作惯例,再正常不过了,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旦这种漠视党风法纪的认识得以固化,高校体系出现一些党员教师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认识,极个别人的言行挑战政治底线和法律红线,也就不难理解了。换句话说,这种违法层面上的行为腐败,直接影响着行为者的认识观念,导致其不断自我膨胀。在某种意义上,如何有效地遏制当前的高校乱象,关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紧迫性不言而喻。

随着反腐常态化,象牙塔自然再也不是一处隐秘角落。显然,要想彻治教育领域内的腐败,先要厘清教育体系内的权力运行体系,找出权力出轨与利益输送的内在机理。首先要认识到,在国内,高校管理者或行政决策者一般集学者、官员、商人于一体,他们在自己所分管的领域内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与决定权,把持着大多数学术资源与教研项目。但高校毕竟又不同于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拥有的权力缺乏较为严格的约束与监督。如此权力运行下的项目圈钱大行其道,为某些违法违纪者提供了变通的法则。于是原本怀着学术追求的教师们,也不得不改变自身的生存策略,不得不攀附上级主管及学校领导,科研便沦落为套取项目资金的工具。

除了学校衙门化、学界官场化,教育领域腐败也与扭曲的市场化密切相关。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许多高校内部的学术资源与优势专业,走市场化路线,进行学术变现。尽管市场化本身没有问题,无论是面向社会举办一些学习项目,还是创办实践基地甚至是企业,都可以合理利用教育资源,解决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然而,由于不公开透明,存在变相操作,缺乏应有的财务操作规范,这些市场化手段往往成为某些人的发财方式。

所谓治病先体检,正身常照镜。象牙塔内反腐败,我们应当以认清共性问题为前提,厘清它的特殊性,找到成因与病根。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剥离高校领导干部学者、官员、商人多重身份,规范权力运行体系、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实现学校管理职业化与去行政化。唯有如此,才能斩断腐败根源,形成反腐对策与合理路径,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还象牙塔以清风。

【时政热点:找准腐败成因 还“象牙塔”以清风】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管好公家钱袋子 不能仅仅靠审计

申论热点:保障房照亮安居梦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天价罚金案”提醒了什么

热点时评:打破公共服务的“身份藩篱”

时政热评:怎么有那么多人愿意相信“广六条”

时政热评:苹果三件套别成了校园“炫”的标签

申论热点:医改进入“深水区”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急待整改的“隐患校车”

申论热点:国家赔偿 让求偿路更平坦

时政热评:岂能“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推荐栏目阅读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