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时政热点:“布衣教授”如何帮助管理者决策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时政热点:“布衣教授”如何帮助管理者决策

2016-01-08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布衣教授”如何帮助管理者决策。

1月4日的《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报道说,在深圳大学,人才招聘、教师职称晋升、人事制度修订等事项,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可一票否决,新闻还用了一个醒目的标题:深圳大学布衣教授掌人事大权。

布衣自然不能是官。新闻且说,布衣在任期内一旦升官,就要退出这个既无编制,也无经费,还无私利的组织。此处的私利两个字和前面的升官两个字均令人产生疑问与费解。

先说官。早闻深圳大学已实行聘任制改革,但聘任归聘任,其始终未取消行政级别。在这样的单位,官随处可见,带长的是官,不带长的也未必不是官;有的教授是官,有的官是教授;二级学院的院长、书记、副院长、副书记、办公室主任等都是官,也都算官。如果入围的条件,限定于绝对的布衣,既无官位,也无级别,唯有德才,队伍清澈倒是清澈了,但打击面似乎过大。谁说有位子、有级别的教授专家学者就一定会心存私利,办事不公,原则性差?而德才兼备的人一旦被提拔,就要退出,这似乎仍属于有罪推定。

再说私利。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无编制、无经费,都可以理解,但无私利尚且存疑。私利一般情况下是个贬义词,如果说这些兼职的布衣因为额外付出劳动而影响了正常的作息、饮食,适当拿一些补贴并无不可,劳务报酬不是私利,是正当所得。如果是私心下的私利,那就更不可与编制、经费相提并论了。

其实,我不是给深圳大学的改革举措挑刺、找毛病。但凡改革,都要摸着石头过河,要允许出现失误,甚至是犯错误。我相信这个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新闻最后的一组数字很有说服力,2015年,深圳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9项,已跃至全国第三十、广东第三,其中多项项目申请者是人教委招来的人才。

我相信很多大学管理者在工作中一直在思考类似的问题,如何使决策更科学,更民主,更正确,更迅速。这几年,教授治校的呼声此起彼伏,深圳大学布衣教授掌管人事大权的做法也是教授治校的鲜明体现,而我所在的广东东软学院也早已实行学术委员会制度。

人事也好,学术也罢,职务也好,职称也罢,不论什么人治校,教授还是干部,以什么形式出现,是常设机构,还是民间组织,无非是要讲求一个公正,做到一个公平。因为它牵扯每一个人的利益,牵扯学校的利益,甚至影响学校的发展乃至根基和品牌。

管理是复杂的,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想做出错误的决策,也很少有哪一个管理者敢自诩为全才,在人才济济的高校尤其如此。高校成立各种专门的委员会,广泛采纳基层的意见,通过集体表决的方式决定重大事项,是在帮助校长做出最科学、正确、迅速的决策,因为,不管过程简单或者复杂,最终承担责任的是签字者,是校长。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是依靠布衣教授,还是基层教师;是采取无记名投票,还是电子表决器表决;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只是方式方法的不同。

但显然,管理者应该越来越习惯于具有一票否决权,而没有一票通过权,这是一种自觉,也是一种自律,是一个规矩,也是一种制度。

【时政热点:“布衣教授”如何帮助管理者决策】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三元餐补,善政如何善用

时政热评:岂能“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申论热点:电光幻影,如何呈现真实的中国

申论热点:敢“审”更要督“改”

山东省日照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

时政热点:“布衣教授”如何帮助管理者决策

天津政法干警热点最美野长城何以被“合法”破坏

天津政法干警热点时评:“错时上学”是在为教育不均埋单

申论热点:“孩子优先”应成全民理念

申论热点:“降价退房潮”需要理性对待

推荐栏目阅读 河南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