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星沙强制隔离戒毒所走进长沙泉塘小学,为小学生们设立禁毒展板、发放禁毒传单、手册,并组织工作人员和戒毒人员现场讲解了禁毒知识和戒毒经历。据悉,全国1400万吸毒人员中,长沙在册登记的近2万人。近年来,青少年吸毒呈上升趋势,长沙市年龄最小吸毒者仅13岁。其中,新型毒品的吸食、滥用情况日趋严重(6月18日《湖南日报》)
毒品的危害显而易见:人一旦染上毒瘾,很难戒掉;也容易让人变得消极,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毒品让不少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毒品已经成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世界性公害。吸食毒品的种类从传统毒品向K粉、麻果、摇头丸、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转变,给禁毒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青少年因为心理素质不成熟,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比较低,抱着好奇、追求刺激的心理去以身试毒,结果成了毒品受害者。与传统毒品相比,新型合成毒品有精神依赖,对人体的毒害更加隐蔽,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吸毒一旦上瘾,将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吸食者中枢神经受损。毒瘾即使隔离戒除后,仍有大部分人会存在稽延性戒断症状,复吸率非常高,相较于传统毒品有更强的成瘾性和危害性。毒品不仅伤害吸毒者,毒驾、吸毒后产生幻觉肇事等毒品次生危害也日趋严重。吸食毒品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无疑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长沙禁毒教育进小学校园,无疑值得肯定。在国际禁毒日前夕,包括长沙在内的许多地方都组织了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都参与到禁毒行列中来,这对于营造禁毒氛围,唤回失落的灵魂,确实很有必要。但是毒患猛于虎,禁毒宣传活动不能拘泥于禁毒日这段时间,而应该制度化、常态化,形式多样化。对此,学校应该主动承担禁毒教育责任。
吸毒人员低龄化问题相当严重。长沙市年龄最小吸毒者仅13岁。还有报道说,目前我国最小的吸毒者只有8岁,吸毒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0岁。一些青少年错误地认为吸食新型毒品是一种时髦,吸食少量新毒品不会染上毒瘾。结果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好奇、无知、错误的人生观的影响,还有经济利益的诱惑是吸毒低龄化的重要原因。毒品在吞噬着涉世不深的下一代,禁毒教育迫在眉睫。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学校担负着培养人的重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学校教育缺位,或者说教育者本身对毒品严重危害的问题都没有厘清,没有引起重视,又怎能让孩子深刻认识毒品的严重毒害呢?
何况,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涉世不深,好奇心强,就很容易为毒品所吸引、俘虏。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毒品的危害,真正远离毒品,教育部门与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来,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把毒品的危害原原本本告诉他们,帮他们增强远离毒品的心理防护能力。对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与留守儿童要倾注更多关爱。
禁毒事关重大,而破解吸毒低龄化的问题是禁毒的重要环节。加强禁毒教育,对孩子正确引导,提高孩子对毒品的认识能力,也会增强他们对毒品的免疫力。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对禁毒宣传教育提档升级并成为制度常态,才能筑牢青少年禁毒教育的防线。
此外,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吸毒人员增加、毒品犯罪无孔不入,也给了孩子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除了禁毒宣传进校园以外,相关部门要花大气力打击毒品犯罪,净化社会环境,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创建无毒社区,让青少年在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中学习、成长。
【时政热点:吸毒低龄化提醒禁毒教育提档升级】相关文章:
★ 四川公务员申论时政热点:打破老师“铁饭碗” 先去教育行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