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厘清“强行变道”背后的路权之争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厘清“强行变道”背后的路权之争

2016-03-28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厘清“强行变道”背后的路权之争。

近日,一起因机动车强行变道引发的车祸持续引起关注。在这起发生在广东东莞的交通事故中,前车因强行变道被后车撞翻,当地警方认定:事故主要缘于前车违反规定强行变道,前车司机对事故负全责,后车司机唐某因无证据显示有恶意行为,不承担责任。经媒体报道后,这一认定迅速引起热议,很多人质疑:符合法理就一定对吗?

驾车上道,遭遇强行变道,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一种观点认为,当遭遇强行变道时,后车只能把稳方向盘、踩刹车,能踩到什么程度踩到什么程度。也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下,后车司机不能减速或刹车,因为会造成再后面的车追尾。就责任的认定,交警部门已依法做出结论,而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应该如何对待路权?当路权拥有者正常行驶,而其他车辆强行攫取其路权时,是否必须让出路权?

繁忙的公路,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会酿成事故。因此,才需要交通规则来保障安全。路权,正是为了解决交通参与者在使用公路时可能产生的冲突,基于安全保障和道路顺畅的原则而确定的优先使用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内容就是尊重他人路权。这种尊重可以给相邻交通参与者稳定的行车预期,避免行路冲突,保障道路参与者的安全,促进道路顺畅运行。公路上冒犯性地驾驶,侵犯他人正常路权;在变道时想当然地认为路权拥有者必然会让出路权,我变道过去,他怎么会不让呢,这都是不尊重他人路权的表现,也是恶性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有一种观点认为,被撞翻的司机虽然违法,但令人同情。后面的司机心灵丑陋,行为可恶。持这一言论者,没有看到路权规则在保障交通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事件中前车极其恶劣的攫取他人路权的行为,这和善恶心灵无关。恰恰相反,文明有序的交通,正是建立在对规则的遵守之上。搜索违规变道、车祸等关键词可以看到,因前车违规变道而导致车祸或连环车祸的案件数不胜数、惨不忍睹。像实线超近距离变道这种故意、严重侵犯他人路权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处置,而不仅仅是民事赔偿和轻微的行政处罚。

那么,当拥有路权的人正常行驶中,其他车辆试图强行变道,即强行攫取路权时,是否必须出让?路权作为一种权利,并不是绝对的,在可以避免或减轻事故发生时,让出路权是必要的。但现实情况是,现代城市中车多路少,道路资源紧张,较多情形下,开车时保持正常车距已经成为奢望,如果正常行驶者为避免眼前事故而采取紧急措施,会把自己或他人置于不利境地,产生更严重的事故,如后续车辆的连环车祸。在此情形下,是否让出路权的选择权,应该赋予路权的拥有者,由当事者基于当时面临的路面情形做出。至于后车恶意加速而导致事故,其责任完全可以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予以处理。

对全社会而言,在养成文明驾驶习惯、促进车轮上的文明方面,应该更倚重规则意识,而非界限模糊的所谓道德,因为这在瞬息万变的公路上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在这个意义上,道路安全,人人有责。

(作者为深圳大学规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注查字典公务员,了解更多国考资讯!

【厘清“强行变道”背后的路权之争】相关文章:

国家公务员考试:基层工作经历

申论热点:清除校车高危“常态”,不能再拖了

【时政大事记】李克强:以深化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

【时政大事记】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申论范文:扶老人险——道德背后的阴影

【理论观察】“买卖空气”荒唐行为背后的沉重现实

事件现象性热点:政府机关建微博与民交流

【理论观察】无聊的“蓝瘦香菇”能红多久?

申论热点:“十五元公务餐”能走多远

【理论观察】“机器换人”,“狼”真的来了吗

推荐栏目阅读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