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校长职级制助推教育去行政化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校长职级制助推教育去行政化

2016-03-28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校长职级制助推教育去行政化。

作为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校长职级制正式实施。日前,《深圳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办法》等文件已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并发布实施,重新设定校长、副校长岗位的准入条件,不再受学校行政级别天花板的约束。正校长职级分设5个等级,副校长职级分设4个等级,二级以上正、副校长实行职数控制。此项改革旨在淡化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破除不利于中小学校长跨校交流的制度障碍,建立以治校能力和实绩为核心的评价激励机制(3月17日《深圳商报》)。

无独有偶,此前,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率先给48名校长摘掉官帽。青岛市规定,中小学干部一律取消行政级别,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青岛还推出首批中小学校在教师招聘、教育教学改革等5个方面的自主权清单,赋予校长更大的自主权和空间。

校长职级制的核心是摘掉校长的官帽,这样可以引导校长脱离行政级别的束缚,引导校长提升自己的素质,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为实现教育家办学奠定基础。自从十多年前上海等地陆续开始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试点以来,各地推行校长职级制的积极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一方面,理顺了政校关系,初步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校长行使办学自主权的管理体制,强化了校长职务专业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建立了符合中小学特点和校长成长规律的选拔、培养、激励和使用管理机制,推动校长在不同学校之间发展和交流,初步解决了校长待遇与个人业绩水平挂钩的问题等。

取消校长行政级别,由教育部门归口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与教育无关的行政事务,让校长真正摆脱行政束缚,实现静心办学。一方面,摘掉官帽不是简单地说让所有校长就地免职,而是只取消行政级别,然后针对校长个人的综合能力来评定,确定一定的校长职级。摘去校长的官帽,可有效防止一些校长为了应付上级,只做表面文章而努力保住官帽。这样有利于引导校长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和所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扩大办学自主权,赋予校长权责相当的人权、事权、财权,实现了责权利有效统一,解除了体制性障碍,厘清了政府和学校的关系,促进了管办评分离,有利于校长自主发挥创造性,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划学校发展,探索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有人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这强调了校长的作用。这种强调绝对不是说学校需要一个有行政级别的官员型校长,而是说一名有教育理想和懂教育管理的专业化校长才更符合学校工作实际。实行校长职级制,为学校校长专业化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了有效路径。校长可按照序列化的校长职级的要求,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当其专业化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时,就可以按照相关的管理程序,晋升高一级的校长职级。这样有利于校长本身的专业化发展,让校长成为职业校长,成为学校教育管理的教育家。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注查字典公务员,了解更多国考资讯!

【校长职级制助推教育去行政化】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十五元公务餐”能走多远

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试行)

申论热点:“序长不序爵”挑战大学行政化

地理常识——我国气象、气候和动植物旅游资源(三)

【理论观察】“低头族”呈现低龄化不可小视

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条件介绍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五)

申论热点:保障房照亮安居梦

理论性热点:灾害面前 救助之惑

申论写作素材:领导讲话中的经典语句

推荐栏目阅读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