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蜗牛奖的“倒逼作用”有多大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蜗牛奖的“倒逼作用”有多大

2016-03-28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蜗牛奖的“倒逼作用”有多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作风建设和治理,有一段掷地有声的表述:要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决不允许占着位子不干事。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此的呼声也很高。于是,江苏泰州今年年初新设立的蜗牛奖,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泰州的蜗牛奖,与以往多地出现的民众给政府部门送蜗牛、送皮球的批评和监督方式不同,它是由市委市政府设立的一个批评和监督机制。市委市政府明确,给那些推进重点项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职能不到位、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不及时的责任人发放蜗牛奖,以此倒逼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快推进快到位。

蜗牛奖的积极意义,在于党委政府变被动评判为高调的主动评判,进而与民众的评判一起发力,可以起到一加一的效果。

然而反对的声音认为,一些部门和官员的工作没做好,不等于官员没尽到责任,给他们颁蜗牛奖,会让他们脸上挂不住,会让他们在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心目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会受到一些人的嘲笑,会影响这些官员的考核升迁,会让他们在全市人民面前抬不起来头来,容易导致一部分人破罐子破摔。

这种观点的荒唐之处在于对党和政府形象的认识不清与自相矛盾。这几年随着反腐败的进一步深入,党政机关中过去存在着的那种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现象,现在脸不难看了,门也不难进了,但事依然难办,民众不无诟病。可见,庸政、懒政、怠政行为,本身就是在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这类官员、这些部门,他们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是有限的。给他们留面子,反而是丢了党和政府的面子。

给这部分官员和部门颁蜗牛奖,实际上已经给足了面子,也给了机会。中国有句古话,知耻而后勇。这是耻辱感的两重性所决定的,一方面是压力,构成了挑战意识,另一方面是机遇,给你快马加鞭、迎头赶上去的机会。所以作为党纪、政纪和国法的一种补充形式,泰州的蜗牛奖,本质上不是羞辱奖,而是激励奖。当然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是建立在党纪政纪和国法的完善和严明的基础之上,不能相互替代,不能混为一谈,否则容易弄成一场嘻嘻哈哈的游戏。

庸政、懒政、怠政行为,作为发展中的障碍,已经成为一个顽症,中央早就三令五申,这几年也问责并处理了一批。仅去年国务院部署开展的第二次大督查过程中,因庸政懒政不作为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官员就达249人,其中厅局级干部达41人。如果这些官员真有对党的事业和政府工作所应有的自尊心,就应该有愧疚之心,改正之意。反之,这样的官员如果真在蜗牛奖面前放弃激励,放弃机会,最终应该被关进党纪政纪和国法的制度笼子。

当然,蜗牛奖作为一个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的创新,它并不是万能的。庸政懒政等作风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腐败方式,最终需要用反腐的制度与监管手段。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注查字典公务员,了解更多国考资讯!

【蜗牛奖的“倒逼作用”有多大】相关文章:

时政热评:中国有能力应对外部“麻烦”

吉林: 申论围绕“学习型政府” 行测题量大

申论热点:“孩子优先”应成全民理念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序长不序爵”挑战大学行政化

申论热点:“十五元公务餐”能走多远

【理论观察】无聊的“蓝瘦香菇”能红多久?

申论热点:请为乡村“文化之痛”做点什么

事件现象性热点:“80后”渐成流动大军主角

申论热点:“序长不序爵”挑战大学行政化

筑牢干群关系的“信任基石”

推荐栏目阅读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