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李克强的“强”音传递诚意与信心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李克强的“强”音传递诚意与信心

2016-03-28 | 网络
导语: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李克强的“强”音传递诚意与信心。

在昨天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李克强总理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谈到政务公开时说,该公开的应该全部公开,公开是惯例,不公开是例外,尤其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措施。财政预算、收支情况等应该加大公开的力度,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轻轻松松,一览无余。

其实整场记者会,面对中外记者提出的所有问题,李克强总理的回答,同样具有扫二维码的效果,同样轻轻松松,一览无余。比如开场白中鼓励记者的单刀直入比如面对股市汇市等金融市场问题的当头炮,虽然涉及亿万股民一只只竖起来的敏感耳朵,但问题的回答没有半点脱实向虚,既巧妙地认可并支持了新上任的证监会主席关于具体问题作出的阐述,又对推进金融的市场化、法治化以及改革和完善政府的监管体系,明确了进一步的态度。在这番表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总理与新任证监会主席关于股市方面的沟通程度,也能感受到此中的信任程度,这对社会直面问题、树立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克强答记者问,不论是语言表述,还是阐述理念,新意迭出,俯首可拾。然而新意缘自诚意。比如这句用减权力的痛,换群众办事的爽,在痛与爽的形象表述中,人们能够感受到执政者换位思考的体恤,感受到痛定思痛的诚意。因此,人们对于已经减少审批事项三分之一的同时,下决心再砍掉一批,便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诚意来自顶层设计者直面问题时的实事求是。在谈到经济形势时,李克强承认,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会有小幅短期波动;在谈到简政放权时,李克强依据第三方的评估,给这项工作做出了比较满意的评价,不是满意,更不是非常满意,并且主动抖出了存在的许多问题对于确实存在的一些比较严重的过剩产能、以及去产能时出现的工人下岗,对于农业正在进行的结构性调整过程中引起农民因粮食临储价格下降遭受的惨重损失,等等,李克强不回避,不遮掩,有痛说痛,就痛说事,拿出了顶层设计对症下药的具体方案,也提出了通过解决问题所期望达到的目标与效果,从而使得社会能够认清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如同确实有个别地方发生了养老金发放困难一样,属于一地之难,一时之急。因而人们能够相信,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能够相信在去过剩产能的过程中,政府能够做到让职工饭碗不能丢失,还要争取拿上新饭碗能够相信中国经济不会击穿底线,政府可以稳定经济运行能够相信五险一金还有调整的空间,政府有能力也有办法做到,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能够相信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不会减、对农民支持力度不会减,能够相信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不会是空头支票,相信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

真诚、开放、透明,是政府决策展示改革举措的新意和决心的基础。作为顶层设计者,李克强的答记者问,本身就是一个像扫二维码一样轻轻松松的过程,一览无余的过程。诚意在了,新意在了,信心就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需要党和政府,与社会民众一起构建信心。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查字典公务员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注查字典公务员,了解更多国考资讯!

【李克强的“强”音传递诚意与信心】相关文章:

申论写作技巧:“妙笔生花”四注意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银川“微博喊话”能否传更远

热点时评:“舌尖中国”呼唤社会参与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天价罚金案”提醒了什么

申论热点:建立更加科学的“复出”机制

时事热评:“巨型雕像”拷问慈善的商业边界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自愿求职”岂是“自愿中毒”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孩子优先”应成全民理念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指导:女生报考的“三取”与“三弃”

【时政大事记】李克强从这个“大数据”展上看到了什么?

推荐栏目阅读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