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申论 >申论范文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法治思维主题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法治思维主题

2015-06-11 | 网络
让法治思维深入基层干部之心

过往的法治实践活动,我们对法治的追求总是存在着一定的价值序位,法治经常沦为政治的附庸,在与政治的互动中,永远扮演着配角。在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法治思维不仅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基层干部做好表率作用,以法治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才能真正建成法治国家。

学而思,做学法懂法的带头人。法者,治之端也。学则治,不学则乱。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基层领导干部学法懂法,不仅是修身自持的要求,更是适应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新常态的要求。要把学好修身法作为立身之本,把学好专业法作为执政之纲,把学好民生法作为重中之重,三者不偏废其一,既做到术业有专攻,又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要带头好学、勤学、真学、善学,带动所在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一起学,形成上下齐学的良好氛围,使学法经常化、制度化。要有钻研精神,发动干部职工认真研读法规条文、思索法理,带着问题学习,联系实际思考,不断领悟、不断参透,克服好学法,不求甚解的心态,避免学而不思则罔的困境,做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悟。

思而行,做守法用法的先行者。基层领导干部光学不练,守法用法停留在脑海里、口号上,则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扯开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行动是最好的诠释。要在法律框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身有所正、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谨慎处理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权和法的关系,严于守法而不逾矩、不妄行。要带头严格依法行政,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把合不合法、合不合规作为决策的前置审查条件,切实做到决策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严于用法而不打折扣、不钻空子。要真正做到立说立行,把修身法融入到个人日常习惯中去,把专业法贯彻到具体工作实际中去,把民生法运用到为民服务工程中去,严于笃行而不抛弃、不放弃。

行而信,做尊法护法的卫道士。实践是意识的来源,意识具有能动性。正所谓行而信之,信而行之。基层领导干部只有不折不扣地依法行政,才能以上率下树立法治理念不动不摇;只有坚定法治信仰,才能更好地督促自身和下级依法行政不偏不倚。要带头尊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牢牢守住宪法法律不能逾越的底线,自觉消除人治思维和特权思想,把法律意识深化为内心信仰,转化为行为模式;要带头信法,领导干部信权不信法,群众也就会信访不信法。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养成凡事依靠法律解决的思维习惯;要带头护法,积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对那些法治观念淡薄、拍脑袋作决策、不作为、乱作为和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人和事,坚决实行零容忍。

法治才能大治,严治方为真治。昔日曹操为整顿军纪,曾割发代首,树守法之典范,于是三军悚然,无不禀遵军令;当下,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场国家治理领域的伟大革命之时,各级领导更应在尊法守法中切实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牢固树立以法治为行为导向的思维惯性,带动全社会树立对法治的信仰,汇聚起建设法治中国的强大力量。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法治思维主题】相关文章: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医保一体化不宜“补丁打补丁”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储备:法治篇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耕地保护要杜绝“监守自盗”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时政热评:推进城市化须关注社会公平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改革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六大秘决分享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导:对报名年龄有什么要求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巧解和定最值问题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能报几个职位?

公务员考试辅导之“领导无知识,越有权力越可怕”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