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申论 >申论范文 >申论范文:创新的根基在文化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申论范文:创新的根基在文化

2015-07-06 | 网络

创新的根基在文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的口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响亮。创新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急促。创新驱动发展,文化驱动创新。谈及加快创新的话题,自然离不开投入的增加、科技的突破和政策的跟进、制度的变革。我以为,不可疏忽的还有文化的进步。创新的根基,还在全社会的创新观念、创新心态和创新素养。

创新,还应当涵养一种定力,发展定力。几十年高速增长形成的发展定势,当下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严峻挑战,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呈现的难得机遇,形塑着地方的发展意识。GDP崇拜,数字化考核,行政性干预,也在扭曲着企业的创新心态。于是,我们看到了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不少成功经验,也看到了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种种短期行为。或是专走捷径,沉湎于拷贝他人版本,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山寨现象四处泛滥。新技术新产品刚一露头,就有仿冒者接踵而来,给研发者带来累累损失,使创新者心生重重顾虑,不创新等死,要创新找死。或是不惜代价,一再以市场换技术,引进再引进,心安理得地满足于暂时分享外国先进技术带来的短期红利,自我标榜的国产化,也只是一个堂皇的装潢而已,几十年过去,市场让出去了,真正的核心技术还是一片空白。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智造,我们首先要跳出的就是这样的创新陷阱。

创新的根本和底蕴,还是全社会的素养,不仅指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在发展和就业的倒逼中,我们习惯以实用主义衡量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由此倾斜于专业才干的培养。这也无可厚非。而改革和创新的导向,则另有更高的要求,着眼于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不可或缺人文精神的熏染和终极关怀的启迪。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更宝贵的是素养。

知识结构和学术视野的开拓,为科技创新打开更广阔的天地。不断出现的交叉学科,已经引发人类对世界认知在观念和实践中的深刻变化。审美意识和形象思维的提升,为科技创新插上更有力的翅膀。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审美素养的积淀,当会大大增益于激发蓬勃的创新思维。价值理性和道德情操的陶冶,为科技创新生发更人性的光辉。对生活真谛的叩问,对存在意义的追寻,无疑是科学工作者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正确的研究导向。

创新驱动发展,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只争朝夕,快马加鞭,还当登高望远,固本培元。创新所向,不仅是科技进步,也不仅是经济增长,它的深层价值,更在于发展方式的变革、民族精神的高扬和文化力量的崛起。

【申论范文:创新的根基在文化】相关文章:

申论文章标题制定的五个原则

申论范文:以精细管理之器 琢社会发展美玉

申论范文:手握缺陷 放飞幸福

申论范文:政府主导 解决雾霾难题

申论范文: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建设田园城市

申论热点:"用工荒"的深思

申论范文:完善职业教育 铸造大国工匠

申论范文:物质化时代的精神家园

申论范文:还原科学的精彩

申论范文:保护文化内涵打造精品城市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