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国家公务员 >备考资料 >申论 >申论范文 >申论技巧:名言警句引用应避免两大问题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申论技巧:名言警句引用应避免两大问题

2015-07-29 | 网络

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发现,近年来,很多考生在申论写作中喜欢引用名言警句。或用于开头破题,或用于过渡承论,或用于结尾升华,形式多样、语言新颖,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写作效果。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部分考生缺乏相应的文学积累,却也想学习这种写法,结果东施效颦反为不美。

》》点击查看文章常用名言警句

在这里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列举部分考生的写作错误,提请各位考生注意引用,以免事倍功半。

问题一:引用语句内容错误

在申论作文中,出现最多的引用错误就是所引语句的内容有错误。考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缺乏相应积累,临考之时死记硬背一些名言警句仓促上阵,往往出现疏漏,贻笑大方。

如有一篇申论文章,题目要求评论利己主义,考生在文章中写道: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俯仰,视风向转移,即便自视高明,也终究只是俗士不可医。相信有些考生对于文中的俗士不可医一句感到十分陌生,但如果你听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两句诗你就会想起来,这出自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一诗,苏东坡虽以宋词著称于世,但这首却是他宋诗的代表作。在原文中苏轼写的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考生的文学积累如果不足,在使用诗句时就要特别注意,考官的阅卷时间很短,在短短的阅读时间里考官的目光很可能会被加了引号的诗句吸引,若是为此而因小失大就得不偿失了。

问题二:引用语句思想幼稚

在申论作文中引用优秀的诗句确实有画龙点睛之效,但有些考生在文章写作时没有相应的诗句来用,就引用了一些歌词,相对申论写作的严肃性就显得有些幼稚了。

在申论考试角度为关爱儿童的一篇文章中,考生在最后一段写道: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父母陪在自己身边。因此,政府要立法保护孩子,父母要转变观念就进择业,给孩子一片晴空,给孩子一片健康成长的乐园,让孩子不再流浪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关爱儿童就是关爱祖国的未来关爱儿童利国利民。

查字典公务员教育专家对此的评论是:语言明显不够规范,用语过于通俗,部分语言过于幼稚,不符合政府语言的一般规范。该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材料中主要涉及到青少年儿童的保护问题,考生在作答时还是应该站在政府的角度谈谈相关措施,在文章的结尾处如果想要引用一些名言警句来升华文章的话,不要引用通俗歌曲一类的大众化语言,还是要注意申论写作的严肃性,否则画虎不成反类犬。

针对以上两种问题,中 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如果想引用名言警句又怕记错用错的话可以考虑引用当代名言和政府文件中的语句。

在题为解决文化失根问题的文章中,考生写道: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是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开发30余年的真实写照。我国教育事业近年来取得跨越式发展,是值得我们为之自豪的,但这并不意味我国的教育事业不存在问题。考生在文章中引用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句话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其准确性毋庸置疑,而且写作语言是白话文不易记错。

最后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注意,引用名言警句时要注意其写作目的与你的文章尽量保持一致。在一篇涉及依法行政的申论文章中,考生为了开头破题,引用了张居正的名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的写作目的是向当时的统治者表明:制定法律规章政策并不难,难的是有法必遵。在张居正看来,国家的法律政策已经够多的了,之所以乱,不在于没有法规,而是没人认真去遵守法规。引用此句来表达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实在是合理贴切。

【申论技巧:名言警句引用应避免两大问题】相关文章:

申论范文:助残与自强

行测技巧:巧用尾数法解决数量关系应用问题

申论考试知识储备:《习近平用典》精析

2017省考行测技巧:巧解同素分堆问题

申论文章必备:国家领导人名言佳句汇总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指导:申论高分三大妙招

巧用代入法助你快速解题

申论备考指导:“选人用人篇”名言警句

申论备考名言警句知识储备:文化、励志、奉献

申论写作技巧:如何从政府角度作答申发论述题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