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014-06-30 | 网络

1.爆发的原因

战争失败的巨额赔款。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达到了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金田起义到太平天国败亡

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1851年1月11日,发动了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这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性质: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3.《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

① 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② 评价(1)其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2)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是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一种小自耕农心目中的没有商品流通、商品交换和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所以,这种社会理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对封建制度有否定意义,但无建设性意义。

4.《资政新篇》(1859年颁布)

① 性质:洪仁玕拟定的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未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② 评价:《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不代表农民阶级运动的本来方向。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1.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

① 失败的原因

客观:敌强我弱

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其表现:

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外在表现):A.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B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C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和封建等级制思想的的滋生;D 未能正确对待儒学;E.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

② 失败的教训: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相关文章: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三)

申论热点“:别让年味儿的“魂”溜走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二)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二)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别让广告“绑架”电视剧

公考法律知识二十大经典例题和解析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公务员法(二)

申论热点:建好保障房也是政治责任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四)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