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考点解析:想了又想之“社会意识”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考研政治考点解析:想了又想之“社会意识”

2014-07-30 | 网络

马原第四章中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等概念由于包含内容的复杂与交叉,考生们在复习时存在诸多问题,但由于涉及的分值较少,考生往往一笑而过。但若未能将概念性的问题理清,在做题尤其是做选择题时就会很容易因为选项的判断失误而丢分。以下,查字典公务员老师通过梳理概念的内在含义,帮助考生对概念进行区分和判别,争取在此问题上明确考点,正确答题。

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是人们对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及其过程的反映。从本质上讲人的一切意识都是社会意识。从对社会存在反映的不同层次可分为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自发形成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是直接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具体表现为感情、情绪、信念、风俗、习惯、传统和社会风气等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较低层次。社会意识形式是反映社会存在的比较自觉的、定型化的意识。是人们自觉地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是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自然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从这个角度看来,社会意识包括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既包括具有阶级性的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也包括数学和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或是没有阶级性的非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形式两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又称观念形态,指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各种社会观念的总和。从内涵上看,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式中的属于上层建筑的具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意识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大部分的社会科学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例如西方政治经济学,表面上是有关经济原理的论述,但本质上是服务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属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一部分,在阶级社会中或多或少具有阶级性。

社会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

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是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通称为政治上层建筑。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社会意识形态即上层建筑中的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也即社会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即上层建筑并不完全是社会意识,上层建筑不只有意识形态,还它包括阶级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政治上层建筑从形态上看是物质的,但属于思想社会关系范畴。恩格斯把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称为思想的物质附属物,这种物质附属物自然与纯意识形态是有区别的。在此,考生不应把上层建筑看成纯粹的社会意识范畴。

以上,分别从三对概念的内涵的描述上帮助考生明确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间的区别与联系。希望考生以后在做题是能对这个问题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在政治考研中,不会考到这些概念间的包含关系,但是会考到哪些属于政治上层建筑,哪些属于观念上层建筑,所以王耀华老师建议考生在复习准备的过程中多做练习,力求攻克该知识点。

【考研政治考点解析:想了又想之“社会意识”】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拆除医患“信任隔离墙”

政法干警热点与解析: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申论热点:如何拆除医患“信任隔离墙”

公务员考试常识部分知识点之“行政机构改革”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指责“路人”不如践行“最美”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如何跨过讨薪难的“合同门槛”

2017国考报考须知:行测和申论满分各是多少?

2017省考行测技巧:理性取舍数量关系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急待整改的“隐患校车”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教育部颁发30条开学“监管令”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