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唯物史观之两种作用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考研政治唯物史观之两种作用

2014-08-07 | 网络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奉献给哲学史、人类思想史乃至人类历史进程的珍贵思想瑰宝,也是目前我国教科书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四大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钥匙,历年来都是考研政治考察的一个重点。在经过了春季对基础概念的点的学习之后,同学们步入了夏季提高和强化的阶段,开始由点进入线和面的学习,即逐渐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由知识点的互动构成的专题,为构建知识点的网络和统一的知识结构体系奠定基础。

与春季的着重把握基础概念的点式学习不同,在暑期的考研政治学习中,线索和脉络成为了需要牢牢把握的重点和核心。下面,就以唯物史观为例,给同学们交流一下该阶段的学习要点。

唯物史观在咱们的教材中是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标题出现的,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第四章的全部内容,概念繁多,有一定的难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传统观点依据斯大林的苏联教科书体系,将唯物史观看成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但随着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马克思原着解读研究的进展,这一说法越来越受到质疑。就目前的考研大纲而言,同学们在现阶段的学习中可采用化繁为简、连点成线的方法建构知识小模块,用以掌握该部分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可以把唯物史观部分简要概括为三对概念、五大动力、两种作用。以下是两种作用的相关内容:

1.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历史人物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普通个人属于人民群众范畴,他们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其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在历史人物中,对那些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着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之为杰出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②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③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因此,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

【考研政治唯物史观之两种作用】相关文章: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擅借外力让复习更轻松

掌握隔板模型 2017山西行测轻松多拿几分

地理常识——我国的涌泉与瀑布(一)

申论热点:如何拆除医患“信任隔离墙”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莫为一时之利贻误发展大计

申论备考须牢记总理的26句话

2017省考行测考点讲解:鸡兔同笼问题

保持心情愉快公务员考生考前准备和答题技巧

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试行)

申论名言佳句储备:十三五规划生态篇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