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马原世界观与方法论重点:对立统一规律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考研政治马原世界观与方法论重点:对立统一规律

2014-09-12 | 网络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理由:

⑴、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特别是揭示了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⑵、对立统一规律是贯彻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⑶、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⑷、对立统一规律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2、矛盾的含义: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思维中使用概念、判断所发生的不合乎逻辑规则的相互冲突,这是应当排除的。

3、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贯通主要指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或相互渗透。

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区别:

⑴、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⑵、斗争性是相对的,是指斗争性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

⑶、斗争性是同一性基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离开同一性的纯粹斗争性。

5、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的意义:

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就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6、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此考点可以毛泽东思想概论联系起来!

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

⑴、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

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

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

推动事物量变;

推动事物质变。

8、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处处有矛盾和每一事物变化发展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9、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含的矛盾及其各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坚持矛盾特殊性原理就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0、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

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⑵、相互联系: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一般只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的;

个性体现共性,都同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⑴在理论上坚持辩证法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反对割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如公孙龙的白马非马的观点),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用个性代替共性);

⑵在认识上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⑶在政治上这一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是个性,社会主义是共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共性和中国的个性的统一。

13、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非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和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

1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从属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15、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的意义: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贯彻和体现这一观点和方法。

1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参见3.33考点,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和方法来自1920年列宁的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之说,列宁这句话的最新翻译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因为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而具体事物的性质又都是由它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因此,只有具体分析具体事物,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的规律,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⑵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前提。认识矛盾的目的,在于解决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因而,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活力。

⑶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保证,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来,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革命的本质。

17、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⑴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关于矛盾的辩证法思想。如《易经》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矛盾看作是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春秋史墨的物生有两,孙子的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五行论相生相克理论,老子的相反相成反者道之动的思想,王充的同气相成,殊气相革观点,王安石的万物皆各有耦、 耦之中又有偶,朱熹认为万物无独必有对、万物皆有两端,张载的一物两体,动非自外,王夫之的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的新陈代谢思想等都是对矛盾、辩证法的深刻理解与表述。

⑵上述理论表明中国传统哲学对事物矛盾统一关系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认识和把握,上述观点强调矛盾的对立的统一,使两端都可以同时存在、发展。在现代社会,这种观点依然具有较为普遍的方法论意义。中国哲学矛盾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观相联系,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是人类智慧的继承、发扬,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

【考研政治马原世界观与方法论重点:对立统一规律】相关文章:

申论写作素材:领导讲话中的经典语句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名人代言虚假广告亟需规范

申论热点: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

申论热点:别让广告“绑架”电视剧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给流浪儿最温暖的红包

申论热点:幸福需用心来品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惠民工程也要“守规矩”

申论热点:电光幻影,如何呈现真实的中国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建立更加科学的“复出”机制

内蒙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经济发展与就业稳定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