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时政热点之周年纪念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考研政治时政热点之周年纪念

2014-10-27 | 网络

有的考生说,越到临考前却不知道该复习什么了,感觉所有的知识点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却不知道哪些该重点抓起来。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除了考纲变动的部分,还有许多考试热点值得关注。比如周年纪念事件的学习,就是夺取考研政治胜利的关键一招,下面就带各位考生一起来学习一下与周年纪念相关的时政热点和相关备考知识点。

一、时政热点

1.习近平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是中流砥柱)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9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警示未来。习近平表示,69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习近平指出:60年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兴起的非殖民化运动中,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新生的国家渴望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中国、印度、缅甸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共同倡导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补侵犯、互补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力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考纲知识点

1.《史纲》-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2014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对于中国的影响重大。而今中日关系是时政研究的重点,了解历史,才能借鉴未来。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为此,1887年,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当时的中国处于晚晴时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则成为战争的导火索。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清朝在其宣战诏书中指出朝鲜历来是清朝的附属国,清朝是应朝鲜政府的要求出兵的。而日本发动的这次战争显然是非正义性质的。但是,在清廷内部,掌握朝廷大权的主和派人物西太后和李鸿章,从战争一开始就不打算使战争继续下去。最终,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战争失败。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也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是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指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向盟军投降,同日下令所有日本军队停止一切作战行为)期间,日本在中国本土进行的军事入侵。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争时间约为八年,又称为八年抗战。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争。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

2.《当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最好诠释。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条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最好解读。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我国总体上说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中华民族历来讲信修睦、崇尚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也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目标。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思想,是与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思想和方针一脉相承的,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创新意义。

通过今天的讲解,相信各位考生不但了解了有关周年纪念的最新时政热点,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习近平主席发表的讲话等,也重新回顾了与之相关的考纲知识点。冲刺阶段切忌迷茫,认真规划复习内容,全力冲刺吧!预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考研政治时政热点之周年纪念】相关文章:

新疆政法干警热点时评:堵住网约车平台技术漏洞

政法干警热点时评:保全电子数据应兼顾个人隐私

山东政法干警热点时评:全流量计费新模式值得推广

时政热评:大病医保 好政策还需好配套

时政热评:让社会的光明涤荡潜在的凶恶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时政热评:推进城市化须关注社会公平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严防拿福利房充当保障房

申论热点“:别让年味儿的“魂”溜走

申论热点:莫为一时之利贻误发展大计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