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马原冲刺复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解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马原冲刺复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解读

2014-10-28 | 网络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经常考查的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掌握的程度也影响意识观的学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可见物质观的学习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解对有些考生来说不是很容易,下面老师针对物质概念、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以及世界统一于物质等方面为大家一一梳理,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一、列宁的物质定义

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我们意识之外的东西,物质的存在与否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但是可以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考研政治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考点,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就是说一切物质处于不断运动中;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着,物质是运动的实在载体。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即物质。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并不意味着世界是单一没有差别的,物质世界是多样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以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主要内容,老师提醒大家,物质定义以及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多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其中多选题难度较大。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这一考点在考研政治中不仅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主观分析题也多有涉及。希望广大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在做题中理解、揣摩物质观,不断积累,充分利用时间,记忆考点。

【马原冲刺复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解读】相关文章:

2017陕西公务员备考:申论写作素材积累技巧

由往年国考看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流程

申论写作技巧:如何从政府角度作答申发论述题

公务员考试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吗?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二十大经典例题及解析

公务员考试复习:巧做一匹大黑马

申论热点:建立更加科学的“复出”机制

申论热点:用好扶贫“新国标”这把尺子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统筹问题讲解:找假币

乡镇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模拟题二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