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五)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五)

2014-11-20 | 网络

21,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07年新加)(三)

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发展是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③科学发展强调人是发展的主体,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

④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

⑤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协调矛盾各方关系的辩证方式;

⑥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

22,认识(认识论三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反映论和先验论、能动反映论和直观反映论)

①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认识论的区别)

②认识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和进行认识的人;主体对信息的选择表现:感觉选择;信息能动选择;自觉选择

③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的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

④认识中介是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及其操作程序和方法。

⑤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经验论的错误表现为:夸大了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

2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四)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四点:提供新课题;经验材料;研究手段;规定发展方向

(2)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思想本身不是现实力量,和实践相结合才会变现实,被群众掌握才起作用

①实践本身就包含认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

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逻辑;

③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正确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24,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四)★感性是基础,理性是升华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③区别和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并要发展到理性认识;在认识活动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渗透的。

25,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四)

(1)第一次飞跃的条件:(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区别: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①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

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加工制作。

(2)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①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②把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③理论必须掌握群众,化为群众的行动;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认识的辩证过程是:①实践认识实践无限循环;②感性-理性-实践

【考研政治复习知识点详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五)】相关文章: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五)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四)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五十三期)

2017国考报考须知:笔试一年中考几次?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一)

申论知识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 你积累了多少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继承法

公考每周资讯速递习题(第五十期)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二)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三)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