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2015-01-24 | 网络

语言这东西,有种神奇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用大白话、大实话等俗文俚语来释疑解惑,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元素来提纲挈领、纵横捭阖。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平实中蕴含着大智慧,更有一种透彻、直指人心的力量。

比如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形象又深刻,引来百姓一阵叫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简洁到位,生动有力!习近平总书记还经常引用一些古典诗词来阐述他的治国理念,如治大国如烹小鲜、尚贤者,政之本也。他用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来描述亚太共同的发展未来,用虚谈废务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2013 年12 月23 日至24 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小康一词,曾在《晋书? 孙楚传》中有载:山陵既固,中夏小康。它体现的是中国儒家理想中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后多指境内安宁、社会经济情况较好的社会。今天我们经常提到小康,主要是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特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标。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人均GDP 仅200 美元左右,大大低于国际上通行的贫困线。邓小平在设计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时,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实际出发,调整了在20 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表示届时只能实现小康的标准。以后,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20 世纪80 年代经济总量翻一番,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20 世纪90 年代再翻一番,人均GDP 达到800 美元至1 000 美元,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水平;到21世纪的前30 年至50 年,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从此,小康社会就成为老百姓最为熟悉的话语,它指的是全体中国人民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时间飞逝,白驹过隙,邓小平设计的目标和步骤,前两步如期实现。但2000 年我们所实现的小康,主要是就人均GDP达到或接近于1 000 美元来说的,它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社会。于是,党把在21 世纪前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近期的战略任务。21 世纪头十年,我国的人均GDP 已经突破4 000 美元,提前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的经济指标。但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问题,制约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

习近平引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俗语,既有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的历史继承性,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也就是说,我们看小康,不仅要看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生活质量;不仅要看做大蛋糕,而且要看分好蛋糕不仅要看平均数,还要看大多数。这表达了党对小康社会认识的深化。

当我们的国家逐步实现邓小平当年的伟大设想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富裕人群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为这些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欢欣鼓舞。但是,切莫忘记先富的目的是要带动后富,最终的目标是要惠及全民,是要共同富裕。于是,我们就不能在目前经济建设的成绩面前止步,而是要更加坚定地走下去,将共同富裕的思路贯彻落实下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里老乡才是关键,老乡就是广大的农村人口。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着老乡的支持,才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着救国图存、建国富强的革命事业。著名的淮海战役,就是老乡们用手推车推出来的胜利!在目前的中国,城市的发展非常快,这自然令人欣喜,但是更多关注的目光必须要转向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地区,特别是农村。一个国家的发展应该是平衡的发展,应该是惠及全民的发展。中国的人口结构中,农村人口仍然占绝大多数,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农村人口富裕了,中国才能真正走向富强。

习近平曾经在农村基层当过支部书记,非常了解中国农村的情况,在他心里一直装着农民和农村的问题。无论是科技兴农,还是农村城镇化,都是为了让农村里的老乡得到实惠。只有老乡们都过上小康的日子,才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相关文章:

2017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益性岗位拟录公示(第003期)

申论指导:申论文章写作的八大误区

申论热点:"发展接力"不能变成"污染接力"

时政热评:大病医保 好政策还需好配套

挤进公务员列车:态度加方法等于成功

理论性热点:”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直面“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

公务员职业道德轮训 需将“知”转化为“行”

【政策解读】“营改增”:掀开税改新篇

中共江西省委统战部关于公开遴选机关工作人员资格复审和面试的通知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