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是考研政治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马哲又是很多同学最头疼的一部分内容。马哲内容抽象,需要透彻理解。下面对从自然到人类社会进行哲学讲解。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
1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自在到自为合乎逻辑的飞跃。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则是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是人类社会演化的前史。人类社会的产生,决不是神和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物质世界本身发展到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
2 人类社会的先在性含义
自然界的物质性证明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先在性。包括两重含义:A指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自然界本身有自在形式发展到自为形式的高级物质形态;B 指尽管社会是一种高级形态,它同自然界有质的区别,但它的存在和发展,仍要以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作为自己的基础。
二、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1 人是自然的产物
从自然界演化到人类社会,是历史上一次巨大飞跃。这次飞跃关键在于劳动。因为人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并不是自然界自发的发展结果,所以只有从劳动及其作用出发才能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解开人类历史之迷。
2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古猿在体质形态和群体结构上的变化。
。。。。。。。。。。。。。。。。。内在机制和现实基础:劳动。
劳动是专属于人和人类社会的范畴。劳动是日呢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
制造工具是真正人类劳动的标志,是人猿区别的标志,并构成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源泉。
第一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第二 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在自然界在向人类社会飞跃的过程中,劳动是个决定性条件:劳动不仅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分离开来,同时有把二者联系起来,即劳动毫不间断的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使人类社会能继续存在西去。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 地理环境在社会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矿藏以及动物和植物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条件。
2 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基本因素。二者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并存相互作用,构成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人口生产本身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因为:
首先,人口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即一贯国家属于那种社会性质,社会制度是先进还是落后都不能用人口说明。
其次,人口也不是社会革命的原因。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制度内部的矛盾中。
3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在社会生活的诸因素中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具体说:
首先,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着个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
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再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总之,人类社会尽管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但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物质性的。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不仅表现在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表现在,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的物质运动。正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构成了社会存在及其发展的基础,社会意识和其他各种生活过程,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生长起来的。
相对于英语、数学、专业课,政治往往是大家开始得比较晚的学科。但考生们要尽早开启2017考研政治的复习,因为打下扎实的基础会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为此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复习:从自然到人类社会哲学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