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复习:6件明知故犯的事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考研政治复习:6件明知故犯的事

2016-05-12 | 网络

有些考生经常调侃自己知错就改,改了再犯,其潜台词是明知故犯。但在考试面前应该绝不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旦发现错误要绝不手软,毫不留情。

1.教材多=全面=好。

研友A的桌上永远堆着厚厚的一叠政治复习资料,从官方的大纲解析到各辅导机构的笔记、习题,只要是市面上比较热门的辅导书他都有,练习题更是几乎做遍了几个大师的《千题》。后考研成绩出来,A竟然只得了64分,和他巨大的精力投入相比,回报很低。

纵观一些得分较高的同学,大部分人用的复习资料都十分简单。为什么用的书少反而考得好呢?因为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一本书看完一遍只能达到理解的程度,要真正把知识内化、吸收、运用,需要反复多遍。而每套参考教材的逻辑、习惯用语可能都不太一样,如果一本没有吃透就看下一本极有可能弄得自己思维混乱。

其实,把一套材料看3遍的效果远好过把3套材料分别看一遍。以我为例,除非把一本参考书吃透,否则我绝不买新参考书,教材和练习均是如此。在整个考研过程中,我的政治教材只有2套,其中一套是在考前一个月才买的,仅仅作偶尔查阅较细的知识点使用,其他90%的时间我只看另一套教材;选择题只用了一本,但是做了2遍;后的大题资料相对较多,买了3本,是出于参考各家之言、尽量不漏掉考点的考虑,但是使用时我也是以一本为主,其他两本仅作为补充。由于我的参考书十分有限,所以在每一本上就能下很多工夫,更重要的是通过多次阅读、理解,我可以更好地内化出书人的逻辑和语言习惯,答大题时都能为自己所用。

2.试图找到好的参考书。

研友B是一名典型的理科生,她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哪本参考书好?后来她听很多学长学姐都说,要学好政治一定要用经典的红宝书,就也去买了一本,但是厚厚的一本书看下来枯燥乏味不说,而且对于哪里是重点毫无头绪。

挑三拣四地寻找一本好的教材没有必要。说到底,教材并没有好,只有适不适合自己。市面上流行的教材都是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大多质量较优,虽然知识点在一些细节上可能有出入,但是绝大多数的主要知识点大多不会遗漏。如果真的要选书,可以在书店逛逛,把各个主流系列的参考书都翻一翻,选定一本书,然后充分地相信这套书,并坚定不移地把它吃透就可以了。

很多过来人强调考研政治考纲的重要性,我不否定,红宝书自有其优点,即全面、权威。但它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事无巨细、没有重点,特别是对于没有基础的理科生来说,要自己吃透考纲就显得更加困难,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如果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典型症状:翻开考纲,就两眼一抹黑),那就没必要强求非要看那一本。

通过我自己的经历,我更加确信了考纲的非唯一性。我考研从始至终也没有看过考纲,用的教材也不是市面上流行出版的任何一本,只是当时我上的一个考研大课的辅导讲义,甚至每一部分内容都由不同的老师编写。虽然它并不主流,但是我觉得它逻辑清楚,重难点标注清晰,我看起来很舒服,就一直没有换过别的书,只是偶尔做题时遇到上面没有覆盖到的细节知识点,才拿另一本市面上较流行的教材查阅一下。这样使用下来,我的成绩也并没有比用红宝书或者其他主流教材的同学差。

3.每一遍复习都把书从头看到尾。

在我把把一套材料看3遍的效果远好过把3套材料分别看一遍的秘诀传授给研友C后,他曾向我抱怨,觉得这样来来回回地看一本书、做一本题,十分耗费时间不说,效率还很低,会的东西还是会,不会的也没有很大的提高。我问了他看书的方法后,发现他和大部分同学一样,第二遍、第三遍复习依然是把书从头看到尾,简直就是枯燥版的第一遍复习。

我推荐C再试试我的删减法,几天后,他的效率果然提高了很多,也不觉得那么枯燥乏味了。其实删减法很简单,看书时候带支笔,把自己原来就会的东西、重点、难点等分门别类地标注一下,等第二遍复习的时候,自己原来就会的就可以删掉,略看甚至不看,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重难点上,同时继续标注新的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和还需要第三遍强化的内容。这样第三遍复习的时候,再把自己已经会的内容删去,看不熟悉的内容。

背大题的时候删减法也很好用。第一遍背的时候,把已经会的大题直接删去,第二次背的时候只重新背不会的题。这样一遍一遍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越来越少,能更专注于薄弱的环节,不仅减少了时间,还提高了效率。

4.搞题海战术,横扫几千道选择题。

研友D把市面上有名的《千题》都买来,看完书就开始扫题,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选择题扫完,做历年真题的时候却发现选择题的正确率并不高。

政治和数学一样,题海战术是下下策。一道题代表一个甚至多个知识点,做题的目的不是见多识广,而是通过做题揪出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起到查缺补漏的效果。另外,做题和看书也有共通之处,都是需要反复的。把一本题做一遍,并不能保证这些题你就都能掌握了。事实上,很多人碰上曾经做过一遍的题,还是有可能做错,这就是没有做精的表现。

做选择题的时候,我从不在书上直接勾选答案,而是把答案写在白纸上,对完答案后再用彩笔在书上做错的题旁边做标记,然后仔细去看答案解析,把导致自己出错的遗漏知识点弄懂,这样才达到了做题的效果。

5.大题背得越多越好。

研友E在考研的后阶段花了很多时间背大题,每道题都几乎一字不差地背得和标准答案一样,觉得只有把所有可能见到的题都背齐了才心安。后虽然政治过线了,但由于后阶段花费在政治大题上的时间过多,专业课反而没有考出理想成绩。

稍作留心就会发现,各色参考书出的大题从量上来看虽然多,但是相似度非常高。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手上的大题稍作合并同类项。看到一道题时,先花几秒钟思考一下背后是要考哪一块知识点,只要背一道题,其他考同类知识点的大题基本使用这道题答案的主体,再结合那道题自身的特色稍作修改就可以了。比如,2012年考研前各参考书关于信义兄弟的题非常多,因为这是前一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还被拍成了电影。但是不管怎么考,涉及的知识点都是诚信,没有必要把每本参考书上的答案都背一遍。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只以某本参考书的答题逻辑为主,不会因为混背了各家之言而扰乱自己的思路。

不过,观察一下历年真题就知道,并不是所有大题都能很好地对应一块或两块书上的知识点,尤其是时事政治的部分,这对于平时不太关注政治的女生或理科生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难题。

我当时就为这种题头疼了很久,甚至还一度后悔怎么没有听一些过来人的建议提前半年开始关注《参考消息》之类的报纸以提高一下政治素养。但后来我发现这完全没有必要。其实多看一些大题就会发现,政治题的答题思路是很像的,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其逻辑结构都是有据可循的。比如,哲学大题,答题时首先写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内容,然后用具体的一个规律去分析,然后根据实际的题目去分析,结合材料分析,尽量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做答。只要善于总结,记一些关键词,再结合一些背过的知识点用政治术语套进去,就八九不离十了。

综上所述,不要怕大题,更无需把每一道题的答案都原封不动地背下来。多总结、多思考,整合知识点、梳理答题逻辑,就算是碰到完全没见过的题也可以镇定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应对,是谓以不变应万变。

6.快=好,和研友比进度。

某位仁兄偶然和周围的研友聊天时发现自己的进度比别人慢了些,自己第一遍还没复习完,周围的很多同学已经进行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复习了。于是心里很着急,连着两周连习惯的午觉都放弃了,加班加点地赶进度。结果因为休息不够,过度疲劳,第三周就病倒了,几天之后方才好转。

这位仁兄就是曾经的我。这也是多人容易陷入的误区:根据别人的经验盲目地给自己定计划。

我在生病的那几天思考了一下,我速度比别人慢是因为我看书比较细致,并且边看书边做题总结,而有些同学是只看了书,还没有做题。其实根据我自己科学制定的每日计划,是可以按时完成阶段目标的,所以完全没必要着急。因为看书细致,我一遍复习的效果应该比大部分同学都要好一些,甚至一遍的效果相当于有的同学的两遍。想明白后,我就慢慢调整好了心态,重新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继续后面的复习了。后我也的确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复习,并没有因为一时的进度落后而影响成绩。

盲目地追赶别人的进度十分危险,不仅会破坏自己的复习节奏、甚至可能由于基础没打扎实而使后面阶段的复习更加困难。时刻牢记,复习的终目的是要学会学懂,进度上只要保证在正式考研之前能完成每一阶段的复习就可以了,在这个前提下,保质永远是关键的。

相对于英语、数学、专业课,政治往往是大家开始得比较晚的学科。但考生们要尽早开启2017考研政治的复习,因为打下扎实的基础会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为此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暑期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考研政治复习:6件明知故犯的事】相关文章:

2017省考备战:从“心”开始

2017省考行测技巧:不定方程的解题技巧

2017省考行测技巧:理性取舍数量关系

917省考笔试后考生必做三件事

申论热点:电光幻影,如何呈现真实的中国

专科可以考公务员吗,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专科报名职位

【政策解读】“营改增”:掀开税改新篇

2017省考行测指导:猜证思想在数量关系中的应用

2017省考行测:走进你不知道的幻方

用两味良药治好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痼疾”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