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2017考研政治史纲知识要点梳理(10)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考研政治史纲知识要点梳理(10)

2016-05-17 | 网络

基础复习阶段,还是以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框架梳理为主,下面分享史纲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大家注意积累记忆。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战略防御阶段和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7年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相持阶段是中日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日本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提示: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政治学科究竟该怎样对待?无论你的基础怎样,都应该尽早开始政治的复习,做到胸中有数。建议考生要掌握科学系统的复习方法,对整体复习屡清思路。为此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暑期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2017考研政治史纲知识要点梳理(10)】相关文章: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行政与行政法诉讼(一)

2017国考报考须知:报名成功后可以浏览信息吗?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三)

2017考研政治史纲知识要点梳理(8)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解题需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统筹问题讲解:找假币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法理学真题练习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宪法(二)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侵权行为法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法理学(一)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