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2017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重点知识梳理第一章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重点知识梳理第一章

2016-09-07 | 网络

思修法基在很多考生看来都是比较简单的,但考生也不能因此就忽视对思修法基知识点的复习,这毕竟也是占了一定的分值的科目。所以查字典公务员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2017考研政治思修法基各章节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的做好考研政治的复习备考工作。下面分享2017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重点知识梳理(1):第一章。

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理想的性质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从理想的层次划分,有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从理想的对象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理想的内容划分,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真题分析:(2011年,第14题,单项选择题)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在现实中有多种类型。从层次上划分,理想有

A.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B. 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

C. 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 D. 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的原因: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持久的生命力。《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 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历史。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基本特征。

胡锦涛指出: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事业。说明了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统一的。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做到: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经历新中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共同奋斗。

二、理想信念的实现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这里的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志向,就是理想信念;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应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

1、立志当高远。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

2、立志做大事。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不是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要做到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3、立志须躬行。古人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崇高的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二)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毅力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充满着艰险和坎坷。在阶级社会中,进步阶级在实现社会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反动阶级的残酷镇压。所以,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①理想与现实是辨证统一的。

首先,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如果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理想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其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②理想与现实的两种认识偏向:一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二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的原因,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正确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著,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

■ 复习提示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理想信念的实现: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本章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理性信念的实现

难点:

1.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以上是查字典公务员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重点知识梳理第一章,对大家有帮助!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复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暑期集训营、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2017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重点知识梳理第一章】相关文章: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学技能:分论点论证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民法(二)

2017河南新蔡县选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通知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法理学真题练习

2017省考行测重难点攻克之容斥问题详解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宪法全真模拟试题

行政法、公务员法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一)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继承法

公考法律知识专题之刑法(三)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