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2017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混淆的三个概念解读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2017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混淆的三个概念解读

2016-09-21 | 网络

马原哲学部分可以说占比高,且不少概念容易混淆,抽象而不好把握,考生复习时需注意,下面查字典公务员考研就重点来解读下2017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混淆的三个概念解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哲学除了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还要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

(1)不可知论

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

(2)形而上学的由来

在古希腊,哲学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地把哲学看作是各种知识的总汇一种是狭义地把哲学看作是研究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问,即形而上学。后人根据古希腊伟大思想家对各种知识的分类,把研究有形体的自然现象的学问称为物理学,把研究世界本原等抽象对象的学问称之为物理学之后。我国近代学者严复根据我国古籍《易经系辞》上有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故把物理学之后一词译为形而上学,也就是哲学的意思。

形而上学还有第二种用法,即近代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首先赋予形而上学以新的含义,用以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我们现在的哲学原理以及实际生活中使用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是指的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与方法。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使用第二种用法。这里的形而上学的含义,即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特点,即具有孤立、静止、片面的特点。

以上是查字典公务员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混淆的三个概念解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精品网课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另外,查字典公务员考研还会为大家推出2017考研大纲解析直播课堂,可以针对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希望考生们随时关注。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2017考研政治马原部分易混淆的三个概念解读】相关文章:

写作技巧:申论文章结尾如何做到“回味无穷”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农民工融入不只是改称谓

2017省考行测技巧:加法原理解决走楼梯问题

2017省考行测数量关系中你不知道的巧解秘笈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当奢侈品消费成为时尚……

2017省考行测重难点攻克之容斥问题详解

【理论观察】切莫让不合理的医疗费坏了“新医改”

【理论观察】十八届六中全会解读:选人用人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幸福需用心来品

地理常识——我国的涌泉与瀑布(一)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备考资料 考研政治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