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动态 >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打折”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打折”

2015-01-16 | 网络

继2014年考研热首次降温之后,今年考研继续降温,再度引发人们对研究生质量的担忧,一些高校严进宽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

研究生教育能否实行宽进严出?

盲检心照不宣

出口宽严不一

1月8日晚9时许,在东南大学研究生工作室,建筑学专业研三学生梁超凡正在埋头忙毕业论文。我们学校研究生毕业要求蛮严的,除了要发表一篇论文外,毕业论文还有一定比例的盲审,就是抽取一定比例的论文送到外校请专家审阅。如果盲审通不过,毕业论文就不能提交答辩,得继续修改,直到通过为止,所以压力还是蛮大的。小梁告诉记者,有的学长就是因为盲审卡住了,结果拖了很久才毕业。

我校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严进严出。 东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保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不赞成严进宽出这个说法,因宽出既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也是对国家不负责任,是错误的,所以不能宽出。

东大95%的研究生都能毕业,淘汰率在5%左右,低于教育发达国家高校。对此,金保昇认为不奇怪:国外高校是宽进,是申请入学,而我国研究生招录是全国统考加上学校笔试、面试,通过竞争选拔的生源质量比较高,所以毕业率高很正常。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率也在95%左右。该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管国锋对宽出和严出的说法均不认同。我不主张这种提法。管国锋解释,不同高校甚至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之间出口差异都很大,用一种说法来概括未免片面。

尽管有异议,但认为研究生出口偏宽的并不在少数。我感到研究生培养的确存在宽出的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专业研二学生蔡焱冬直言,985高校研究生培养或许是严进严出,但并不代表所有高校都是如此。据出国归来的老师介绍,国外高校研究生学习压力比国内大的多。

目前硕士研究生出口应该说还是蛮宽的。南师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科副教授告诉记者,硕士学位论文一定比例的盲检,是我国研究生出口质量控制措施之一,但对此举的作用也不能高估。据我所知,盲检老师对外校送检的学生论文,除非很差,一般都是能过就过。因为盲检老师自己带教的学生也会面临盲检,你对人家客气一点,人家才会对你客气一点,大家心照不宣。

招生连年扩大

降质在所难免

我国现有在校研究生近180万,其中博士生近30万。据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我国硕士研究生整体淘汰率不到5%,而在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高达30%左右。低淘汰率让不少人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表示怀疑。而据记者调查,质疑并非空穴来风。

教师不愿意好好教学生是一个很大问题。南京某高校一位在读研究生告诉记者,现在学校考核评估都跟教师的科研成果挂钩,而跟教学能力挂钩的很少或不挂钩,导致一些教师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科研上,而不把教学放在心上。

管国锋列出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多个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学科结构大而全,没有特色,缺少亮点,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导致一些硕士生毕业即失业;教学方法落后,不重视过程评价,简单以论文为评价依据的做法盛行。

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为33万人,到2014年,这个数字扩大到了80万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63万人。 近些年研究生大幅扩招后,生源质量也在下降。业内人士介绍,扩招给更多人带来了读研机会,但一些不优秀的生源也进来了,加上质保措施跟不上,毕业生整体质量下降在所难免。

宽进并不现实

培养不能打折

那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能否像发达国家那样宽进严出?还不是时候。金保昇表示,在社会诚信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严进有利于保证进口公平。如果实行宽进,社会上各种关系就会想方设法得到关照,无疑会损害公平。宽进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大量学生学了几年毕不了业,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费用,都会有损失。

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也并非都值得仿效。曾在英国读研的南京审计学院青年教师蔡远告诉记者,英国一年制的研究生教育被留学生甚至本国学生称为文凭制造工厂。以心理学专业为例,每周课时平均下来大概在14小时左右,比国内大多数研究生都短。研究生阶段也不要求在某个级别刊物上发表论文。可以说,在英国要拿到附带高评价的文凭不容易,但拿到研究生文凭并不难。

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必太纠缠于培养模式,关键还是要完善考评指挥棒。管国锋等业内人士认为,高校要切实改变对教师考核偏重科研成果的倾向,否则教师轻教学的取向不可能改变。关注入口出口的同时,还要注重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评价,只有全程不打折,研究生培养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研究生培养质量不能“打折”】相关文章:

申论热点:正视食品安全的“标准焦虑”

硕士文凭的“含金量”价值几何

申论范文:手握缺陷 放飞幸福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80后”渐成流动大军主角

热点时评:惩治学术不端呼唤“黑脸包公”

申论热点:谁为防辐射服制定“屏蔽保护”?

【政策解读】加强监管,让电商平台远离“店大欺客”

时事热评:破除垄断才能改良“经济体质”

申论热点:医改进入“深水区”

申论热点:公益诉讼主体需要“突围”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动态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