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动态 >非全日制考研的政策将发生巨大变化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非全日制考研的政策将发生巨大变化

2016-10-08 | 网络

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以下简称《通知》)。这份只有1200多字的《通知》,将会对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在职研究生教育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对《通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以期对研究生招生单位和考生的决策提供帮助。文章的第二至第四部分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层面进行分析,第五部分针对博士研究生层面进行分析。

主要结论:

1、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将成为在职人员报考的主流。

2、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将面对更大的挑战性。

3、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旅游管理、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将成为在职人员报考比较热门的五个专业硕士学位。

4、2017年将是学费较低的一年,今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费会大幅上调。

5、在职人员报考博士研究生的难度将大幅提高。

一、相关概念的明析

要搞清楚《通知》可能产生的影响,首先需要对四组概念做出明确的剖析。

1、单证研究生和双证研究生。

这是两个广泛存在于社会,但在正式文件中很少出现的概念。单证研究生,是指通过每年10月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入学,完成研究生学业后,只颁发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的研究生。其学位是硕士学位,但学历仍是本科或专科。双证研究生,是指通过每年12月份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入学,完成研究生学业后,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研究生。单证研究生全部是边工作边学习的在职人员。双证研究生的大部分是脱产学习的研究生,但也有一部分是在职学习。

2、全日制研究生与非全日制研究生《通知》的关键点是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进行了明确界定。

就这一点来说,《通知》将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历史上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在此之前,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定义:双证研究生就是全日制的,单证研究生就是非全日制的。这样一种定义,在社会认知上产生了很大的困扰。例如,同样是边工作边攻读MBA,有人是全日制的,有人是非全日制,以至于普通大众把在职研究生、脱产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混淆,很多高校教师也搞不明白。这次《通知》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进行了明确界定: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这一界定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全日制和国外的full time(中文可以理解为全脱产,全职的)对应,非全日制和国外的part time(中文可理解为在职的,兼职的)对应。

3、脱产研究生与在职研究生。

这是两个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概念,原来由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界定不明确,脱产和在职就成为人们区分不同研究生类别最简单的标准。《通知》中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招生简章须明确学习方式、修业年限、收费标准等内容。考生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和培养单位招生简章自主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这意味着,从2017年开始,存在了十几年的,每年10月份举行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将取消,所有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都将于每年12月份下旬统一进行。这也意味着无论考生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还是在职人员,在研究生录取时将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在职研究生和脱产研究生这一对概念,因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这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完全重合,将会逐步淡出社会话语体系。

4、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区分,是基于学习方式的不同。学术学位(academic degree)和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的区分,则是基于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差异。学术学位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上是发轫于在职研究生教育。国务院学位办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批准设置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教育硕士等少数几个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在职人员报考。后来发展到近20种专业学位时,招生对象仍然是以在职人员为主。以2011年为例,该年度全国共招收在职研究生13.4万人,其中95.7%是专业学位。以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则是2010年之后的事。2009年3月1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专业学位在职人员攻读比例偏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比例偏小,因此要大力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我国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学位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专业学位硕士。十二五的计划是到2015年实现学术学位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各占50%的目标。西方国家专业学位硕士占到总硕士的比例通常在70%-80%,因此我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很可能是三七开,学术学位研究生占到30%,专业学位研究生占到70%。学术学位授权点按学科设立,而专业学位授权点则另外单独设立。当前,我国设置的专业学位硕士39种。

综上所述,《通知》发布后,我国硕士研究生理论上将有全日制学术学位、非全日制学术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四种类型。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限制,再加上在国家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背景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指标相对有限,所有高校一般不会在硕士层面设置非全日制学术学位。这必然导致:想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考生,只能选择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因此,《通知》发布后,受影响最大的硕士研究生类型是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而受影响最大的人群则是在职人士。

二、对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的影响

在《通知》下发前,存在单证研究生和双证研究生的区别。社会上也伴随着产生了一种认知:双证研究生比单证研究生的含金量要高一些。《通知》中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也就是说,在2016年12月1日后录取的研究生理论上都有可能获得双证毕业证和学位证。

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在形式上会有细微差别。《通知》中明确规定毕业证书上要注明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全日制研究生的毕业证书上要有全日制学习字样,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毕业证书上要有非全日制学习字样。学位证书则跟以前一样,不会注明学习方式,但能够明确区分出是学术学位还是专业学位。

以上差异仅仅是形式上的差异,对两种证书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没有影响。《通知》中明确规定: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但法律地位和效力等同,不等于实际地位和效力也等同。由于以往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文凭有点泛滥,社会对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负面评价较多,认可度不高,带有非全日制学习字样的毕业证书,在短期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过去这种负面评价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统筹之后,呈泛滥之势的在职人员研究生文凭会大大减少,加上入学选拔考试门槛的提高、大批应届本科毕业生接受非全日制培养,非全日制文凭的含金量必然超过以往的在职研究生文凭。至于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于两类证书认同是否能达到完全等同的程度,需要时间去证明,这取决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能否真正做到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统一标准、同等质量。

三、对报名资格与考试竞争态势的影响

《通知》中并未涉及报名资格问题。教育部每年下发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会对下一年度的报名资格做出规定,但相关规定最近几年来基本没有变化。根据《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省招生考试人员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但不同类型硕士研究生对考生的学业水平要求则有差异:

第一,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也就是说,这几类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有工作年限的要求。

第二,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第三,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第四,报名参加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五项要求中的一项: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通知》没有关于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考试资格的任何规定,但《通知》写明:从2017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全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近期,全国各招生单位陆续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体现了《通知》的这一要求。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历年清一色的全日制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指标之外,第一次列出了非全日制的招生专业目录和指标。结合《规定》和《通知》进行分析,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两点推论:

第一,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可报考范围得以扩大。在《通知》下发前,应届本科毕业生不能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但从2017年开始,应届本科毕业生只有七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不能报考: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的范围比以往扩大了许多。除以上七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外,可以报考其它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人数将大幅度提高,竞争要比以往激烈许多。

第二,在职人员的可报考范围理论上没有变化,但实际上趋于相对缩小。原有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即允许在职人员报考,也存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

因此《通知》下发后,在职人员可报考的范围在理论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由于在职人员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其应试能力逐年下降,并且还要边工作边备考,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被分散使用,在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参加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考试中,在职人员将处于相对不利的竞争地位。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在职人员会选择尽可能避开与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直接竞争,这导致在职人员实际可报考范围的相对缩小。当然这种影响将因人而异,对本科毕业时间较短,或者对自己应试能力比较自信的在职人员的影响要小一些,对大学毕业时间较长或对自己应试能力相对缺乏自信的在职人员的影响要大一些。后一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会倾向于报考应届本科毕业生不能参与的七个专业学位领域。

另外,考虑到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的报考人群的相对固定。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将成为在职人员报考最为热门的五个专业硕士领域。从考试科目来看,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旅游管理这四个专业学位实施的是管理类联考,只考英语和管理能力综合两门,而管理能力综合侧重考察管理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数理计算、逻辑推理及写作能力,不涉及任何学科的专业知识,对那些从事专业工作多年,希望在管理能力和工作职位上有所提升的在职人员更加具有吸引力。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今后是否也会纳入管理类联考范围,仍待观察。

四、对学费的影响

《通知》中规定:相关投入机制、奖助和收费等政策按《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执行。在财教〔2013〕19号文中关于收费的相关规定有二:

一是合理确定研究生教育收费标准。研究生学费标准应综合考虑不同专业研究生培养成本、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办学条件、居民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并与本专科生学费标准及已收费研究生学费标准相衔接。原则上,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目前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

二是加强研究生教育收费管理。研究生教育收费实行属地管理,具体标准由高等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经省级价格、财政部门审核并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同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备案。研究生学费按学年收取,不得提前预收。在具体分析《通知》对研究生学费可能的影响之前,还需要指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尽管实行收费制度,但并不是完全自费,研究生的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财政负担。教育部所属高校的经费由中央财政拨付,地方高校则由省及省以下地方政府财政拨付。但财政拨款只跟全日制招生指标挂钩,非全日制的没有政府拨款。以部属高校为例,招生单位每招收一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央财政在规定学制年限内每年给学校拨款22000元。如果招生单位确定的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那么每招收一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就可以获得60000元(学制两年),或者90000万元(学制三年)的收入。这个数字也可以大致认为就是一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成本。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单位就只有学费收入,没有政府拨款收入。综合以上三条和今年的具体情况,对《通知》会带来的学费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费不会受到影响。招生单位每招收一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央财政在规定学制年限内每年给学校拨款22000元。如果招生单位确定的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那么每招收一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就可以获得60000元(学制两年),或者90000万元(学制三年)的收入。所以招生单位不仅有学费收入,还会有政府拨款收入,所以招生单位根据研究生培养成本,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学费不会受到影响。

第二,2017年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较低的一年。由于《通知》的下发时间是9月14日,而研究生报名10月10日开始,各招生单位在报名开始前必须公布招生简章,招生简章中必须明确收费标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部分招生单位因完不成规定的收费报批程序,出于不违规的考虑,其公布的专业学位学费标准是参考原则上,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费标准,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0000元。确定的。即使有的单位确定的标准高一点,也高不了多少。但这样的收费标准与一个研究生的培养成本相比,相差太远,因此可以肯定:2017年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较低的一年。当然,有些类别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比如MBA,各招生单位在以前年份已经完成了收费的报批程序,2017年的学费标准会参照上一年度确定。

第三,2018年以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必然提高。由于2017年确定的专业学位学费标准低于其培养成本太多,各招生单位实际上将赔本对2017级招收的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培养,这种情况不可能持续。各招生单位随后必然会上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并在2018年招生简章发布前完成规定的报批程序。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有政府拨款,各单位对其收费标准可能不做调整,即使调整,幅度也不会太大,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收费标准肯定会进行较大幅度的上调。

综上所述,《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的下发告诉了大家以下重要信息:

一、非全日制研究生只要学术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获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虽然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偏见,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所以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认可度的提升指日可待。

二、在职人员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竞争压力增大,《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除明确规定的七种非全日制专业外的其他专业,也就是说与在职人员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在职人员,现在又增加了应届毕业生,但是对于工作经验丰富的在职人员来说,管理类专业对于从业多年的工作人员比较有优势的。

三、 2017年将是学费较低的一年,今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费会大幅上调。 招生单位接收全日制研究生,不仅有学费收入,还会有政府拨款,学费和政府拨款被认作是研究生培养成本。但是招生单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只有学费收入,并没有政府拨款费用。因此,招生单位有可能会因为培养成本问题而将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学费上调。

因此,10月10号开始2017年考研正式报名,想要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在职人员一定要抓住机遇,赶快报考!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查字典公务员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秋季集训营、精品网课系列备考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非全日制考研的政策将发生巨大变化】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的执行

笔面第一,成功守擂,公考经验大奉送

公考状元分享成功秘诀: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停

行测技巧:十字交叉法解决比值混合问题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

2017省考行测重点指导:排列组合之走楼梯问题

公务员考试知识——公考的录用程序

公务员考试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吗?

2017江西公务员考试哪里打印准考证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巨型雕像”拷问慈善的商业边界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动态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