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考研择校要知己知彼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考研择校要知己知彼

2014-06-23 | 网络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可知,西南、华南地区院校的学生的考研热度没有华中、华东地区院校的学生高。以西南财经大学2004级工商管理专业为例,该班58人,仅有18人打算报考研究生,其中保送生3人;贵州大学2004级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有78人,也只有11人选择读研,其中保送生高达9人,也就是全班只有2位同学选择了考研。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在安庆师范学院的某班,目前2/3以上的学生都有考研计划;而山东的很多高校如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更是国内闻名的考研重镇,这些高校将考研看作学校教学质量的体现之一,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备考环境和各种支持。据了解,这种考研热度的不平衡状况,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压力差别和文化差异等因素有关。

从上述调查分析中,大家既能获得跨校考研的动力,也能感受到跨校考研、尤其是跨名校考研的巨大压力。那么,考生们又该如何备考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考研名师和一些有过成功经历的研究生,总结出了跨校考研的3道必答题。如果你能够完满地解答这3道题,那么,理想的研究生院也就离你不远了。

如何择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择校是族首先面临的问题。不同的答案将决定不同的努力方向,而错误的方向只会使你在歧途上越行越远,造成时间与精力的无谓消耗,直接影响到考研的最终结果。

那么,究竟该如何择校呢?成功经验显示,考生在确定所择专业的学校和专业时,需要综合考虑几个因素,如自己的兴趣、志向、所选取的院校和专业的难度系数和未来发展等。其中,从阜阳师范学院成功跨专业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小汤的择校经验非常有趣。在最终确定报考院校的时候,他搜集了四五所院校的考研试题,并对各校试题的难易度与出题风格进行分析对比,最终选择了题目做起来觉得最顺手的北师大,并一举成功。如果我选择了其他的学校,大概不会有这么好的成绩;每个学校的考试侧重点和出题风格都不一样,我选择了最能显示出自己长处的考题,这一点非常重要。

考研咨询专家特别指出,在作择校决定的时候,不妨借用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系统来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在这里,S表示Strength(优势)、W表示Weakness(劣势)、O表示Opportunity(机遇)、T表示Threat(威胁)。在选择在考研的院校前,考生不妨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我跨专业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又在哪里?我是不是真的适合这个专业?我面临的机遇是什么?(比如,某名校某老师进行的研究课题需要像我这样背景的学生吗?)我面临的威胁或挑战又有哪些?(比如,我想考的专业太热门,自己又来自地方院校,可能没什么竞争力等等)如果你能够对这些问题给出明确答案,相信你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考生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实力和条件,对自己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考研的整体形势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切忌盲目与投机,那样只会让自己走错方向,白费功夫。

如何搜集信息?信息质量决定跨专业胜负

当今社会,信息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在竞争中更具优势。在跨校考研中,信息的收集是至关重要的。在考研前,你需要信息帮助你择校;确定学校后,你还需要收集该院校该专业的最新考研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说,获得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跨专业战役的胜利与否。

在跨专业中,最重要的信息无疑是所报考专业的历年试题、指定参考书等。研究生小杨说:甭管费多大劲,一定要在跨校报考之前,找到该校历年的专业课试题。通过分析试题可以进一步考量自己究竟是否适合这种考试风格,如果不合适的话,重新选校还来得及。他举例说,一些名校很注重对考生研究方法的考查,出题方式也比较灵活,这对那些很少参与科研的地方院校学生来说就比较被动;而一些学校更关注专业的基础知识,把参考书的理论识记清楚就行。一般来说,这些考试信息可以从各大考研网站或者从同校已成功考研的师兄师姐处获得。

在选定学校和专业后,考生还要经常关注所报考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信息或科研动态,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信息的收集不及时曾给了小木同学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小木从2003年起就到北京租房备考,他的目标是清华大学民商法专业,连续考了2年未果,第3年他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毕竟自己对必考课法理和民法两门科目已经复习两年半,可没想到,清华大学9月份的招生简章却明确要求考取民商法专业必须要考8门科目,结果可想而知,他的考研再次失败。

因此,考生们在埋头苦读的同时,不要忘记定期抽空上网了解一下目标院校的新政策新规定,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花一些时间收集整理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考研择校要知己知彼】相关文章:

公务员考试知识——报考须知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全面解析

公务员考试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吗?

时政热评:让社会的光明涤荡潜在的凶恶

同济大学考研全面解析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全面解析

公务员考试知识——资格审查

申论范文:“委屈的背后”需要“破局”

南京大学考研全面解析

申论热点:如何跨过讨薪难的“合同门槛”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