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从高考看考研专业:由盛转衰专业盘点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从高考看考研专业:由盛转衰专业盘点

2014-07-18 | 网络

考研专业的选择非常重要,这篇文章为我们盘点了由盛转衰的考研专业。这些专业曾经非常热门,如今却少人问津,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不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如果你愿意在这方面钻研,可能反而大有施展的空间。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分享请加考研交流群QQ:233904821。

数学

曾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仅是许多学子选择专业的金科玉律,更是报效祖国和建设四化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在华罗庚、陈景润等著名数学家的影响下,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十分吃香。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经济中国登上舞台,实用主义大行其道,有用成为大学生选择专业的首要考虑因素。相对于金融学、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等专业,数学显然成为没用的专业。再者,90年代后期计算机与互联网开始勃兴,过于复杂的数字计算都能通过计算机解决,日常需要的计算能力早在高中阶段就能掌握。所以,数学成为连鸡肋都不如的专业。

然而,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反问,现在哪个学生有很强的说理能力?有多少人考虑问题时不是观点先行,没有经过严密论证?数学等传统学科的缺失,导致当下的年轻人鲜有独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这一点,又有哪个新型学科能弥补?

哲学

2011年,浙江大学5000多名本科毕业生中,出自哲学系的只有3人。这也是自2007年浙大实行大类招生和自主选择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在此之前的上世纪80年代,浙大哲学系最多的时候一年曾达到近百名毕业生,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能保持每年30名左右。

1977年恢复高考时,哲学是大家竞相报考的热门文科类专业。这一年南京大学800多名新生里,哲学一个专业就有70多人,几乎占整个招生人数的十分之一。一方面,在那个知识和选择都匮乏的年代,越基础的科目越有市场,甚至是越时尚;另一方面,在那个大学生还包分配的年代,学生基本上没有就业压力,所以选择专业都凭借兴趣。

然而,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哲学热后,80年代中后期,哲学专业面临法学、新闻学等新潮专业的冲击。不仅如此,学生也从思考社会、国家的理想主义转向创业、留学等实用主义,而好坏专业的衡量标准也只剩下就业这一条了。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主任宋道发无奈表示:哲学系本科生几乎没有直接对口的岗位,只能和中文、新闻等专业抢饭碗。这似乎是中国哲学系学生的真实写照。

历史

民国时,恰逢乱世,人们有强烈认清自己的意愿,而历史学的作用恰如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所说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所以,这一时期,中国出了很多著名的史学家,如王国维、陈寅恪、傅斯年、胡适、唐德刚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史学不再是个香饽饽,一方面由于政治因素,史学背离了其客观记录历史的轨道,成为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工具。真正做学问的史学家如陈寅恪被扣上伪科学假权威的帽子。晚年的陈寅恪甚至被赶出居住了16年的康乐园,在孤苦中黯然辞世。

历史学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即使到了今天,近代史和现代史里面还有太多不可说。另一方面,实用主义大行其道,理想主义的色彩越来越淡,历史这种几乎全无用武之地的专业,愈发被冷落起来。

表面上看,近些年穿越剧、宫廷戏、戏说历史的节目和书籍火爆,消费主义似乎救了历史一命,但其背后的悲凉似乎只有史学者自己明白。除了遥远的康熙雍正可以反复意淫,对于正在发现的历史,他们力不从心。只能看着高华渐行渐远的背影,一声叹息。

国际经济与贸易

早在建国初期我国部分高校就设置了国际贸易类专业,然而当时外贸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并未形成太大影响。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工业外贸等专业迅速成为热门专业。1998年原国家教委将上述四个专业调整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此合并而来的专业,学习内容纷繁庞杂,包括经济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等等。2001年,中国加入WTO,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时大热,吸引大量的学生涌入。

但这个专业并没有持续坚挺,一来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并不景气;二来在20世纪90年代各高校纷纷跟风开设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量大质堪忧。

社会学

我学社会我贤惠,终身贡献居委会。在2010年走红网络的日志《一条状态引发的专业爆炸》中,学生们如是吐糟社会学。与大多数研究上层建筑的人文类学科相似,当下的社会学专业已成为社会的鸡肋。

因为其百家争鸣的理论学派和深入生活的田野调查,更因为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的普世情怀和现实意义,社会学曾一度受到年轻学子的青睐。然而因为种种缘故,直到1979年,中国的社会学才真正发展起来,至今在社会上的影响度和认知度也不高。更让人灰心丧气的是,目前国内的社会学正沦为闭门造车的政治修辞学部分学者每天只会扛着远离社会学精神的口号满街乱窜,向国家骗取经费,然后足不出户就完成毫无现实意义的学术报告。

在凤凰网制作的中国大学现今十大最悲哀的学科中,社会学榜上有名。学社会学的人,或是远离了社会,或是无法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即使是提出来解决问题的办法,放到中国的环境里,这些方法也统统失效。这不得不说是整个学科的悲哀。

【从高考看考研专业:由盛转衰专业盘点】相关文章:

山东政法干警热点时评:全流量计费新模式值得推广

热点时评:四千万选票说明了什么

【理论观察】网络自制剧须走特色精品之路

四川公务员的道德规范与能力同等重要

2017山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重点题型:工程问题

时政热评:大病医保 好政策还需好配套

经验谈:公务员考试成为我生活的新起点

行测高频考点讲解:概率问题

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哈佛调查开卷作弊的启示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报名成功后信息是否可以修改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