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教育学考研院校选择五标准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教育学考研院校选择五标准

2014-08-25 | 网络

哪些学校设有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清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河北大学、湖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州大学等100多院校设有教育学专业。

按照一般的专业排名,结合近几年报考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教育学专业名列前几强,但如果结合学校的综合实力与知名度,则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院校往往有更大的吸引力,资源优势也更明显。

面对如此多的高校,究竟报考哪一所,有的考研同学估计早有打算,有的同学估计还在犹豫之中,名牌院校比较难考,一般院校又难以让自己满意,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需要考研同学根据自己的实力和专业兴趣及准确的信息来把握选择中意的大学。查字典公务员考研为有意向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研学子提供如下建议。

(1)环境与氛围

每个人对人生的规划不尽相同,考研估计也一样。如果想持续读书,从事研究工作,硕士研究生读完了,还想读博士,那么最好选择学习氛围与人文环境比较好的学校。同时应选择学位授予权完整的学校或研究机构,最好选择同时招收硕士和博士的导师。

在对待名牌大学问题上,一般而言,名校教学资源丰富,学术氛围浓厚,前沿性的讲座比较多,这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树立良好的学术理念。如果自身的学习与应试能力比较强,名校不妨作为首选;如果有些问题,最好是迂回策略,硕士先上名气不太大、竞争不太激烈的院校,再报考博士时可以再考虑这些院校。

(2)学界口碑与社会知名度

设置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院校中,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比较知名,尤其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

报考这些学校有一定的好处,除开考中之后能获得多种资源优势与品牌优势外,即使考试失利或面试失败,可以提前行动着手调剂,掌握先机;而且在调剂工作中,有不少非名牌的重点院校喜欢优先录取报这些未第的考生。

如果自己实力不错,除报考名校外,还可以考虑报考名校的强势专业和名导师。当然,如果你觉得名校压力较大,或者有名校不名的判定,那么选择一些教育学专业排名不错,但学校整体知名度一般的院校。

(3)职业前景

一些院校或许没有知名度,但某些专业在就业方面却是不错,或者一些专业还出过不少知名人士。但就整个报考情况来看,不少考生还是中意北大、浙大、南大等名校。对专业本身的优劣势的关注反倒处在次要的位置。

盲目选择名牌大学与社会上的招聘风气、招聃偏好有关,一些单位在招聘时明显倾向于名校,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基本上只考虑名校,一些知名公司只在名校进行招聘路演。在很多情况下,名牌院校的背景无疑可以增加就业的砝码。如果客观评估自身实力,认为有那个希望,不妨放手一搏。

(4)地域因素

报考时要考虑毕业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想在什么地方谋求发展,就业或者创业,这些问题在择校时最好妥善处理好。

目前,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成都、南京等地一般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北京与长三角。想要在什么地方工作,求发展,最好就报考那一带的学校。这样毕业后找工作也比较方便。

一方面毕业后,大家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跑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在政策、经济、信息、交通、成本上不允许,不可能长期地住在外地找工作。此外,用人单位受就业的传统观念、地理歧视与政策限制的影响,要么本能地倾向于来自大城市来的应聘者,要么希望要熟悉本地环境的毕业生。

(5)自身的应试能力与知识水平

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报考学校时,要想尽量缩短这个距离,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平时模拟水平,比较各院校的历年的专业成绩差异,然后确定学校。

我国目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常把学校按地域分为三区,学校所在地域不同,分数有差异。如果你成绩一般,最好是放低身价报考一区中的一般学校或二三区的院校,待考博士时,再行努力。当然,相对而言,考研比高考要容易。一般而言,综合历届考生的经验,大家都会把目标锁定在比自己就读的本科院校更高一层次的学校。

此外,报考时还要适当考虑学校的文化和学风、个人的经济因素、贷款和在校兼职的可能性等,但无论如何,暑期结束前对报考院校应该有个大致的思路与想法,从而有利于后续的专业复习。

【教育学考研院校选择五标准】相关文章: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公众人物请好好学“说话”

2017年教育学考研:院校选择的五大标准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护校安园”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清除校车高危“常态”,不能再拖了

2017陕西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要掌握的五大核心要素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重构乡村”

公务员面试过来人经验谈: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报考公务员需要什么学历,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学历要求

人民警察报考说明、体能测试标准

关注中公教育微信 备战国考天天都有进步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