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专业介绍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专业介绍

2014-10-16 | 网络

一、本专业是博士学位授予点

二、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国宪法学、比较宪法学、中国行政法学、比较行政法学。其中中国宪法学方向针对实践中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作出深入分析。比较宪法学既研究宪法体制的基本制度,又研究宪法体制具体制度;把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综合研究。中国行政法学的研究课题针对中国行政法入世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作出研究。比较行政法学在兼顾国际化和本土化等多元价值的基础上,努力使比较行政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科,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

三、师资力量、主要博士生导师姓名

目前本学科有教师9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现有许崇德教授、韩大元教授、胡锦光教授、杨建顺教授、莫于川教授等5位博士生导师。

四、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

本学科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学科,学科发展底蕴深厚。培养了新中国首批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师资与人才,教学与科研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编写出版新中国最早的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教材与教学大纲,为当时各高校广泛采用。多位教师参与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制定与其他重要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工作,为新中国法制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种学科优势实际上为发展本学科起到了工作母机的作用。

本学科点是全国首批博士点与硕士授予点,培养了大批本学科的高层次人才。目前,在校博士生25人,已获得博士学位者26人,在校硕士生35人,并在港澳台招博士13人,委托培养了一批本学科的优秀师资。毕业生在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科研成果突出。

在50多年的发展中,以雄厚的科研成果推动了中国法治与法学教育的发展。目前,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地方政府委托项目2项,科研经费110万,人均科研经费15万。在国内出版著作70多部,在国外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因科研成果突出,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20多人次。

本学科点在发展中建立了开放性、广泛的学术联系。同20余所世界著名的大学法学院的本学科学者建立经常性的学术联系。自1992年以后,先后召开了建国后第一个大规模的宪法与民主政治国际研讨会、宪政与人权、基本法10周年、当代宪法发展趋势等国际学术讨论会。聘请了国际上有名望的学者担任本学科点的客座教授,其中包括现任国际宪法学会主席、副主席、法国最高法院院长等。在国内,重视同其他高校之间的学术联系,采取委托培养、举办讨论会等形式共同推动本学科的发展,举办了宪法发展趋势、宪法与司法改革等讨论会。

近年来,与国外、境外四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术机构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开展并完成了十多项国际、区际学术合作项目,研究视野开阔,主办了十多次大型国际和区际学术会议,学术思想活跃,学术影响广泛。

五、对外学术交流

近年来,与国外、境外四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术机构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开展并完成了十多项国际、区际学术合作项目,研究视野开阔,主办了十多次大型国际和区际学术会议,学术思想活跃,学术影响广泛。

六、毕业生就业去向

博士和硕士主要就业去向是国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它各级国家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

七、主要开设课程

中国宪法学、比较宪法学、中国行政法学、比较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等。

八、考试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宪法学和行政法学专业介绍】相关文章:

热点时评:“舌尖中国”呼唤社会参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17云南怒江州人社局州财政局公益性岗位招聘录用公示

申论热点:希望药家鑫案再没有“如果”

2017海南省已报名求职公益性岗位人员资格公示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六大秘决分享

申论热点:“序长不序爵”挑战大学行政化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治理网络团购乱象

申论热点:敢“审”更要督“改”

申论范文: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