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介绍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介绍

2014-10-16 | 网络

一、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

二、专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培养目标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环境法、资源法、国际环境法、房地产法等。

三、师资力量、主要博士生导师姓名

周珂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环境资源法学会常务理事、环境法学研究基地客座教授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梯队目前共有三名教师,其中硕导三名,博导一名(现挂在经济法专业),教授一名,副教授二名,博士学位二名,学士学位一名。

四、专业背景、专业概况、建设成果

我校环境法学科发展起源于八十年代后期,当时经济法教研室曾为本科生开设过环境法选修课。法学院于一九九八年四月成立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研室,次年设立了硕士点。

本学科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主编教材:二十一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环境法》、《房地产法》,《物业规范管理教程》,《经济法案例选编》等;专著《生态环境法论》;译著《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发表论文七十余篇。

本学科学术队伍研究水平近年来提升很快,例如我们主编的教材是国内较多采用的教材,目前已多次再版。我们最先提出的生态环境法概念已为学术界所普遍认可。我们对于环境法最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国家环境安全、WTO环境与贸易规则、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侵害责任综合协调机制等,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评价。

环境法学的发展趋势有三,第一,由以前的与环境保护运动相关的研究向环境保护实务研究转变,环保运动在学术上比较激进,重理论轻实务,重政治性的群众运动轻科学性的专业研究。环保实务性研究则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包括立法的、行政的、司法的各方面实务,例如美国环境法教学案例占了相当大的部分。第二,环境法逐步成为开放型研究领域,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加强。例如美国大学各专业大都有与环境法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如化学环境法、医学环境法,法学中有环境刑法、环境行政法、环境侵权法等。第三,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的融合。环境法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环境标准、WTO绿色壁垒、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都要求必须将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结合起来研究,而且当代环境保护要求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因此,这二者的结合是个趋势。

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又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具有后发优势,成为后起法学院校的首选学科建设增长点。尤其是以理工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综合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与环境法学有关的理工科有自己的优势,有利于环境法学学科点的设立和发展,并迅速形成自己的优势领域。

本学科特别注意专业的开放性,与经济法教研室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刑法教研室有跨专业教学合作,与国际法教研室共同参加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并共同发表学术论文,与民法教研室合作有广阔前景,学术带头人是民商法研究中心的兼职研究员,中心网站为本学科开辟了专栏,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五、对外学术交流

近年来,与国外、境外四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学术机构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开展并完成了十多项国际、区际学术合作项目,研究视野开阔,主办了十多次大型国际和区际学术会议,学术思想活跃,学术影响广泛。

六、毕业生就业去向

毕业的博士和硕士主要就业去向是国内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它各级国家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七、主要开设课程

环境法基础理论、资源法、国际环境法、房地产法、侵权行为法。

八、考试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介绍】相关文章:

公考状元分享成功秘诀: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停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词分析:“空中募捐”

中公网加油站:公考法律常识之民法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非通用语职位考试内容

申论热点:公益诉讼主体需要“突围”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备考辅导:不定方程

在职人员如何选择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就业歧视

政法干警热点时评:保全电子数据应兼顾个人隐私

2017省考行测技巧:不定方程的解题技巧

推荐栏目阅读 考研 考研信息 考试指南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