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复习指导:关于人格的知识点总结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医学心理学复习指导:关于人格的知识点总结

2015-12-28 | 网络

传统的方法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也有称为个性心理)两大部分。人格部分又可分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本节将着重介绍其中主要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气质、能力和性格。查字典公务员卫生人才网总结医学心理学复习指导-人格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概述

(―)人格的概念

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文面具。人格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由于研究者理论观点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解释也不尽相同,目前尚无统一的和为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一般认为,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中,还有一个与人格的含义相似的同义词个性。从广义的角度,两者没有大的区别。但严格地说,个性与人格还是有一定不同。个性着重强调人的独特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而人格则强调人的整体性。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你不要污辱他的人格,我以我的人格担保等等,这里的人格的涵义并不是心理学中人格的概念,而是带有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意味。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内在组织,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人生哲理以及体格和生理特点等。

(二)人格的特征

尽管对人格的理解不尽一致,但都强调了人格概念所具有的重要特点:

1.独特性与共同性

人的人格千差万别。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心理学家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个体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外貌长相,而在于人格特点。独特性除了人的遗传因素外,还表现出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特色。人格还存在着共性,这种共性是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它制约着个人的独特性特点。

2.社会性与生物性

人格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人格既具有生物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因此,人格必然会反映出一个人生活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特点,体现出个人的社会化程度和其角色行为,说明了人的人格的社会制约性。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可能形成人的人格。狼孩的故事就是最有力的例证。

3.稳定性与可塑性

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长期、一贯性的。日常生活中在某些场合中所表现出的一时偶然的心理特征不能被认定为其人格特点。例如,有人在某种刺激下,表现的比较冲动。并不表明这个人具有暴躁的性格特点。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其实在心理学中并无贬义,只是说明了人格的稳定性。人格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现实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而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是比较缓慢的。

4.整体性

人格由许多心理特征所组成,这些心理特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组成个体复杂的人格结构体系,使人的内心世界、个体动机与外显行为之间保持和谐一致。否则将会导致人格分裂的病态特征。

(三)人格心理结构

人格心理结构包括倾向性、心理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

1.人格倾向性

它是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基本动力。是人格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人格倾向性主要包含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人格倾向性的各种成分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人格心理特征

它指个体心理活中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人格心理特征主要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

3.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调节系统的核心是自我意识。它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通过自我感知、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自我控制等对人格的各种心理成分进行调节和控制,使人格心理诸成分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系统。

(四)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在心理学界曾存在着争论,不同心理学派给予不同的解释。当今人格形成过程中先天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作用成为众多心理学家的共识。人格是在个体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社会环境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教育发挥了主导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三者中以气质受其影响最明显。

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它包含家庭、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家庭中父母行为和教育方式对早期儿童人格的形成影响极大。

(五)人格特质理论

在心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人格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历来是许多心理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受其不同心理学派的理论体系影响,形成了众多的人格特质理论。其中具有代表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

卡特尔是美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和特质论者。卡特尔通过群集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将人的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持质。

表现特质是指能够直接从外部观察到的个体的特质,其特点是经常发生,可以外部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卡特尔通过研究提出人的表面特质共有35个。根源特质则是隐藏在表面特质背后并制约着表面特质的特质。它是人格结构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例如,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经常表现出独立、大胆和坚韧的人格特点,这些就是表面特质。通过对这些表面特质进行统计学的研究,发现彼此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经过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它们的共同根源特质是独立性。卡特尔认为,根源特质之间相关性小,彼此各自独立,并且相当稳定,但其强度却因人而异,这就决定了人际之间人格的差异性。卡特尔及其同事通过对35个表面特质的因素分析,得出了16个根源特质,以此作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建构的基础,该问卷已广泛应用。

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运用精神病学、心理问卷测验、客观性动作测验和身体测量等多种方法分析人格结构,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因素分析。艾森克认为人格是由两个基本维度构成,它们分别是外向内向维度(简称外内向维度,用E表示)和情绪稳定不稳定维度(简称情绪维度,用N表示)。他以这两个基本维度构成人格的32种基本特质,并以此与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从而构成了著名的艾森克人格二维模型。多年后艾森克还提出人格的第三个维度即精神质维度,但其含义尚待充分阐明。艾森克根据上述理论编制出人格测验问卷。

二、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由于个体存在着各种需要,才推动着人们以一定的方式,在某些方面进行积极的活动。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非常复杂的。一般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机体需要、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其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如充饥解渴、避暑御寒、睡眠及性的要求等等。生理性需要在于维持个体生理状况的平衡,需要从外部获得一定的物质来满足。当个体的生理性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引个体的行为,朝着满足这种需要而努力,使个体的生理状况趋于平衡。

社会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如人们对劳动、人际交往、获得成就、符合道德规范等方面的需求。人们所处的经济、社会生活制度、生活习惯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以及周围生活环境的不一样;社会性需要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社会性需要受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多为精神性的,比较隐讳不易_直接察觉且具有连续性。社会性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却会因此而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根据需要的对象,还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物质的需要主要指个体对物质文化对象的欲求,如对衣、食、住、行有关物品的要求,对劳动工具、文化用品的需要等等。精神性需要则表现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欲求,对掌握社会意识产品的欲求和对美的享受的需求及对创造发明的欲望等等。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要的层次论。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

1.生理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是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存的意义。其中以饥饿和渴的需要为主。生理的需要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占有最强的优势,当一个人被生理的需要所控制时,其他的需,要均会被推到次要的地位。

2.安全的需要

当人的生理需要获得一定程度满足之后,随之便产生新的需要,即安全的需要(包括对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和心理安全的需要),以求免受威胁、免于孤独、免受别人的侵犯。当这一需要获得满足之后,才会有安全感。

3.归属和爱的需要

随着上述需要获得满足后,人类就会产生进一步的社会性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就是参加一定的组织,依附予某个团体等。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和给予他人爱的需求。马斯洛指出,这一层次的需要的缺失就像机体缺乏维生素一样,会抑制人的健康成长和影响到人的潜力的发展。

4.尊重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前三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尊重的需要才会充分地发展起来。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两个方面。尊重的需要包括渴望实力,获得成就,独立和自由以及渴望名誉或声望,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受人赏识两个部分。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得到社会认同,受到他人的尊重,就会产生自信、自强的心理体验,反之则会产生自卑、虚弱和无能的感受。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前四种需要获得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指个体的潜能和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同层次需要的发展进程,一般与人的年龄增长相适应,它与社会的经济背景、受教育的程度有关。对于多数人而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追求奋斗的目标,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马斯洛对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刻画了15个特点:①能更有效的意识到现实;②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③自发性;④集中处理问题;⑤独立性;⑥自立性;⑦有不断新鲜的鉴赏感觉;⑧有不受束缚的想象力;⑨对社会有兴趣;⑩与有同样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有深厚友谊;民主的性格;能辨别目的和手段;幽默感;创造性;有反潮流精神。马斯洛晚年在自我实现需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灵性需要、超个人需要等。在现实社会中,人的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人们通过工作实践,将自己的潜能现实化。规代人应该不断地希望v向往和有所追求,使自己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

以上需要不是并列的,而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后面的三个层次的需要才能依次出现并得到满足。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但这种需要层次逐级上升并不遵照全或无的规律,并非一种需要完全满足后,另一种需要才会出现。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的每种基本需要都只有部分得到了满足。高层次需要比低层次需要广泛,实现的难度大,满足的可能减小。从心理学角度看,难度越大则激励力量越强,个体追求自我实现的愿望也最强。

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存在着不同的层次,重视人的自我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但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忽视了人的多种需要往往是同时存在、互相制约的。如临床病人虽然是以安全需要最为迫切,但同时也有归属和获得他人爱与尊重的各种需要。

三、动机与挫折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和人们的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内驱力、情绪和诱因也可激发活动的动机。积极的情绪会激发人们设法去实现某种目标,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或降低人们实现某种目标。

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三个功能。激活功能是人的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如饥饿和渴的动机激发人们通过活动来实现其目标。动机的性质与强度不同,激活作用的大小也不同。指向功能是指在动机的引导下有机体的活动朝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一样,有机体活动和追求的目标也有区别。维持和调整功能则表明在活动过程中要受到动机的调控。当活动过程受到其他因素的作用影响时,动机的调控作用便发挥作用,表现为与其相一致的得到强化,相反则进行调整,以保障目标的实现。

(二)动机的种类

人类的动机是非常复杂的,在生活、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动机的支配。根据动机的内容、性质、作用和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其进行不同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内容,可以分为生理性的动机(物质方面的动机)和心理性的动机(精神方面的动机)。

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一般依据人们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为评价标准。根据动机的作用,可以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主导动机是一个人动机中最强烈、最稳定的动机,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而辅助动机则往往与一个人的习惯和兴趣相联系,对主导动机起补充作用。

根据动机维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暂的动机和长远的动机。从引起动机的原因,还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人们从活动的本身得到满足,活动对个体自己的奖励或报酬,不需要外力的推动。外部动机则是活动外的动机,是个体受到刺激而诱发出来的动机。

(三)动机冲突

动机反映了一个人主观的、内在的心理状态。人的动机以需要为基础,同时又受理想、信念、世界观、道德观、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制约。人需要在断地发生变化,兴趣、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动机的强度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争,或称为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有四种基本形式:

1.双趋冲突

也称接近一接近式冲突。两个目标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即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

也称避一避式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1个,处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所谓前有狼,后有虎的矛盾冲突。

3.趋避冲突

也称接近一避式冲突。指一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

4.双重趋避式冲突

亦称双重接近一避式冲突。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临床上对某一疾病有两种治疗方案,一种风险高疗效快;另一种风险低但疗效不显著,选择哪种方案,难以拿定主意。

(四)挫折

动机会引导个体的行为指向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往往会因各种原因使之不能实现。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都称为挫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受到阻碍时,可能会产生以下几种情况:①经过自己加倍努力,提高克服障碍的能力,达到目标;②改变自己的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③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④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现目标。前三种情况都不会产生挫折感,只有第四种情况时才会产生挫折感。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总是难免的,只要正确地对待并且实事求是地分析,就可以使个体的认识产生创造性的发挥,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忍挫力,以更好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动机,达成目标,满足需要。如果挫折太大、过于频繁、超过了个体的耐受能力或者个体不能正确对待,就会产生紧张状态,情绪消沉低落、行为偏差,对个体的生理、心理造成影响,甚至导致躯体及精神的各种疾病。

四、能力

(一)能力的概述

1.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力成为多学科研究的一个领域。目前心理学家趋向于将能力理解为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的高低影响活动的效果。例如,一名医生要对患者做出准确诊断,除了具备必要的医学知识外,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沟通与影响病人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医疗器械的操作能力等。

【医学心理学复习指导:关于人格的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江西省国家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录用面试实施细则

申论指导:如何锻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申论文章结尾

申论名言佳句储备:十三五规划生态篇

2017省考行测数学运算解题需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

申论作文指导:审题!你真的审清题了吗?

如何应对公务员考试中的法律知识

申论名言警句储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门内容

政法干警热点时评:警察道歉是前行的执法文明

国家公务员考试:哪些人不能报考公务员

申论热点:公众人物请好好学“说话”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