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虽然是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剂学知识点特别多,不好复习。今天查字典公务员医疗卫生网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剂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环境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1.温度
根据Arrhenius公式:k=Ae-Ea/RT,通常,温度,反应速度。VantHoff规则: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增加2反应倍。
措施:注意控制生产、贮存环境的温度及有效期。
2.光线
光可以引发链反应(氧化反应),加速药物的分解。波长越短,能量越大。
措施:生产、包装、避光贮存。
3.空气中的氧化(加入抗氧剂和协同剂)
氧的存在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
措施:处方中加抗氧剂,生产中通惰性气体(CO2、N2)等方法来解决。抗氧剂的使用应根据药物溶液的pH、抗氧剂适合的pH与溶解性能等选择,如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适用于弱酸性溶液,而亚硫酸钠适用于弱碱性溶液等。
4.金属离子的影响
金属离子可催化氧化反应,如VC的氧化。
措施:a.选用纯度较高的原辅料,在操作过程尽量避免使用金属器具。b.加入鳌合剂如依地酸盐、枸橼酸盐、酒石酸、磷酸、二巯乙基甘氨酸。
5.湿度和水分(CRH)
对固体药物制剂的影响大。
措施:控制含水量(1%左右),环境相对湿度在CRH%以下。
6.包装材料的影响
要求包装材料能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又不与药物制剂相互作用。
A.玻璃:稳定,不易与药物作用,不透气。但释放碱性物质、脱落不溶性玻璃碎片,棕色玻璃瓶能阻挡波长小于470nm的光线,适合对光不稳定的药物的包装。
B.塑料:透气、透湿、吸着性。
C.橡胶:可吸附溶液中的主药与抑菌剂;辅加剂(防老剂、硫化剂、填充剂)可被药液浸出,污染药液。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之环境因素及稳定化方法】相关文章:
★ 【政策解读】《关于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解读
★ 2017国考工作地选择建议:中国“辣么”大,到哪里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