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为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全书通过对81个中医学术疑难问题的深刻讨论,构成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必不可少的又一律梁之作。《难经》集历代名家学术见解,着重阐明其在内容上与《黄帝内经》相互补充,相互发挥的复杂联系,并结合临床实际,阐明它在现实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价值。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难经》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其中最突出的贡献是在脉学领域,《难经》的阐述非常详细,专论脉学的内容加上其他兼论脉学的部分,大约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对于脉诊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正常反常脉象、病脉、各类脉象的鉴别等,都有精当的论述。特别是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与理论,开创了寸口定位诊脉法的先河,是脉诊方法发展历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书中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中医基础知识:中医理论经典著作《难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