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中医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之脾病辨证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之脾病辨证

2014-02-26 | 网络

脾病辨证:

1.脾气虚证(【要点】食少、腹胀、便溏+ 气虚)

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不欲食,纳少,脘腹胀满,食后胀甚,或饥时饱胀,大便溏稀,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面色淡黄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2.脾虚气陷证(【要点】脾气虚 + 下陷症)

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又名脾(中)气下陷证。

临床表现: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甚或脱肛,或小便浑浊如米泔,或内脏、子宫下垂,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3.脾阳虚证(【要点】脾气虚 + 虚寒象)

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名脾虚寒证。

临床表现: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少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4.脾不统血证(【要点】脾气虚 + 出血)

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又名脾、(气)不摄血证。

临床表现:各种慢性出血,如便血、尿血、吐血、鼻衄、紫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无力。

5.寒湿困脾证(【要点】脘腹胀闷,纳呆,呕恶 + 寒湿内盛)

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等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又名湿困脾阳证、寒湿中阻证、太阴寒湿证。

临床表现: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不泽,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6.湿热蕴脾证(【要点】脘腹胀闷,纳呆,呕恶 + 湿热内盛)

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等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候。又名中焦湿热、脾经湿热证。

临床表现:脘腹胀闷,纳果,恶心欲呕,口中黏腻,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或见面目发黄鲜明,或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之脾病辨证】相关文章: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测评要素解读

申论考试知识储备:《习近平用典》精析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请为乡村“文化之痛”做点什么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压缩贪官的潜伏空间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莫为一时之利贻误发展大计

【时政大事记】李克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申论热点:药企“行业禁入”需要落地

2017省考行测学习:小谈工程问题之交替合作

公务员考试常识部分知识点之“行政机构改革”

湖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惠民工程也要“守规矩”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