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查字典公务员网 >医疗卫生招聘 >备考资料 >中医 >中医内科学:胆胀的病机及鉴别诊断
北京 上海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吉林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天津 河北 黑龙江 山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河南 四川 重庆 云南 贵州 西藏 宁夏 新疆 青海 陕西 辽宁 江西 内蒙古

中医内科学:胆胀的病机及鉴别诊断

2015-03-19 | 网络

查字典公务员医疗卫生人才网为考生提供中医内科学知识:重要考点胆胀的病机及鉴别诊断。

胆胀的病机

1. 发病

(1) 胆胀病一般发病可急可缓。病经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

(2) 病腑者发病较缓,但病程较长。病程久而易反复发作。

2.病位

主要在胆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久病可及肾。

3.病性

多实,以气滞为主。常可兼湿、热、痰、瘀。

4.病势

胆胀病总的趋势是由气及血,由肝胆及脾胃,进而及肾,终致肝脾肾俱虚。

5.病机转化

基本病机:胆腑气机通降失常。

胆胀病初期多为肝胆疏泄失职而致肝胆气滞证或肝胆气逆、胆胃不和证。肝胆气滞,木不疏土,脾气受困或木郁克土,脾失健运,湿痰内阻,可致肝郁脾困、肝郁痰阻证。气滞郁久化热可致肝胆郁热,郁热克犯脾土,可致湿热内阻,胆腑壅滞。

病久入络或由气及血可致肝胆气滞血瘀,瘀久不除,正气受损,可转化为正虚邪留。肝胆郁热证,湿热日久耗伤阴精可致肝肾阴虚证。阳虚脾弱,寒凝血脉,肝气郁结。胆腑通降不能,又可致阳虚郁滞之胆胀证。少数胆胀患者,气滞血瘀较重,复因湿热蕴积,可致热毒内炽之危候。

鉴别诊断

1. 胁痛与胆胀

胁痛是一类以两胁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而胆胀则是一种以右胁痛胀,口苦,善太息、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胁痛可包含胆胀。

2.胆瘅

以口苦、呕苦为主症,一般无右胁痛胀及善太息。

3.胃脘痛

主要在心窝部位,而胆胀病疼痛部位在右胁。

【中医内科学:胆胀的病机及鉴别诊断】相关文章:

中公网加油站:公考法律常识之民法

【理论观察】无聊的“蓝瘦香菇”能红多久?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比例构造法新思路

【理论观察】十八届六中全会解读:高级干部示范作用

经验分享: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策略及答题套路

申论热点:建立更加科学的“复出”机制

专家指导公务员考试的必要准备

专家指导:917考前心理调适放松法

公务员考试面试十二种提问方式解析

申论热点:如何拆除医患“信任隔离墙”

网友关注
网友关注视频

行测 申论 面试

考试技巧

精彩在线